为期近4个月的梨花女子大学交换学习结束了,从早春到初夏,在首尔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总体而言,这次交换对于我来说,学知识和长见识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还交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总结,其实更像是我对首尔生活的点滴回忆和一些感受,把这些抽象的体验转换为具体的文字记录下来,或许多年以后也会成为这段美好时光的见证。
初到首尔
这是我第一次来韩国。出发前其实我已经从各个APP上查找了相关攻略,比如怎样从机场买票乘坐地铁快线,怎样在站内换乘,哪个出站口离学校最近等等,收集了这些信息,我本以为可以顺利找到学校宿舍,却在走出地铁站的一刻失去信心——首尔的山路虽然没有十八弯,但各种小坡绝对不少。我只记得攻略上说从地铁站出来走八百米左右就可以到达学校,但因为当时已是晚上7点,天色较暗,周围又都是小山坡,视野不开阔,在手机充电宝都没电的情况下我只好选择问路。那时我的韩语水平还停留在“你好”、“再见”和“请给我一份拌饭”的水平上,根本不知道“请问梨花女子大学怎么走”这句话如何用韩语表达。万幸的是,我遇到了一位人美心善,英语又好的女生,她热情地带领我到国际公寓楼办理了入住,还请我吃了晚餐。在交谈中,我得知她是梨大的新生,从没有来过中国,但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并表示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到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看看。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这位姑娘也帮助了我很多,我很感激她。
在几天后的开学典礼上,国际处的老师们向全体国际交换生介绍了梨大的基本情况。这是一所建于1886年的女子学校,前身为梨花学堂,1948年改名为梨花女子大学。这里的本科生均为女性,大学院(硕士生)和交换学生有少量的男性。因此,走在梨大的校园中,目之所及几乎都是妆容精致的女学生,而且她们的英语口语都非常好,我曾经几次随机向周围的同学求助,她们都很热情耐心地帮助了我,有些同学甚至还会说一点点中文,这让我很惊喜。此外,在开学典礼上,国际处的老师们还带我们认识了专门对接国际交换生的学生组织——PEACE BUDDY,每一位BUDDY与3-4个交换生为一组,负责为交换生解答有关学习、生活的疑问,并在节假日期间带领交换生们到首尔各个旅游景点游玩。可以说,BUDDY们就是我们的本地朋友,给我们提供了太多帮助,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梨花女子大学校门口
教学体验
梨大对于研究生交换生的学分要求是每学期必须修满6个学分,包括语言课在内。结合实际情况,这学期我共选择了3门课,包括一门实用韩语和两门专业课。在选课时,我发现梨大的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权。在选课前,学生们会先在相关网站上检索感兴趣的课程,查看该课程的时间安排、授课内容和考核方式。同时,选课网站上也有对应的授课教师的邮箱,学生们如果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的话,可以通过邮箱与老师联系。在课程选定后,第一周的课是试听讲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试听判断这门课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则可以在一周后的加退选课程时间内退选这门课。每学期第4周左右还有抛课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们可以把上了一个月但还是不合适自己的课程抛掉,且无论是加退选还是抛课都不会影响自己的最终成绩。
我的韩语老师是一位30岁左右的女老师,她的娃娃脸一度让我认为她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但实际上她已经从业3年。这是她第一次用英语为国际学生授课,在第一节课上,我们可以从她的表情中感受到她心里的紧张,我记得她甚至害羞到躲在投影布后面调整情绪。但在彼此熟悉之后,我们发现这位老师真的是非常尽职尽责,她会耐心地解答我们课内外的问题,仔细地检查我们的作业,还会在课余时间带我们一起唱歌玩游戏。在第一次考试前,老师比我们更焦虑,因为我们担心的是能否背出单词,她担心的则是我们能否看懂考卷,庆幸的是,包括期中期末以及日常测验在内的六次考试我们全部顺利通过了,这让她很欣慰,当然,我们也非常感谢老师这学期的付出,她不仅教会了我们很多韩语知识,还带我们了解了很多韩国传统文化,学会了一些韩国热门综艺节目里常见的游戏,寓教于乐,我们做学生的自然乐在其中。

韩语课堂
韩国饮食
来韩国之前我还是很喜欢吃韩料的,尤其是炸鸡、炒年糕和拌饭,那时总想着有机会到韩国去吃正宗的韩式料理。到了首尔以后,我才发现韩国的料理其实大致上也就是这些,蔬菜水果和肉的种类较少,菜里少油,主要靠酱料调味,整体口味偏向于甜辣,好在我并不排斥这种口味的食物。
梨大校园里有几个学生食堂,有些位置很隐蔽,没有地图很难发现。食堂是自助形式,在机器上点餐后拿着小票和餐盘去窗口兑换就好。一般情况下一份餐点由主食、配菜和汤组成,配菜多是凉拌菜和泡菜,吃多少拿多少,如果是炸猪排或鸡块的话则是定量,每人一份。位于校园中心ECC的食堂与其他食堂相比更大些,对游客开放,可以自主点菜,菜品也更多些,且旁边就有饮品店,可以边吃边聊,吃完后再去校园里拍照。

学生食堂的套餐
提到拍照,我想说梨大本身就是一个旅游景点,每天上学放学经过ECC时都能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拍照,尤其是樱花季,各棵樱花树下永远不缺少凹造型的人,淡粉色的樱花搭配蔚蓝的天空,即使在无滤镜模式中这一场景也很好看了。

樱花季的校园
在周末时我经常会和同伴们到各个小巷子里探店,尝试当地特色的部队锅、炸鸡、韩定食和参鸡汤等等。这边的部队锅和火锅相似,但没有火锅食材那么丰富,有些部队锅上会加些奶酪,混合汤底微辣的风味,整体还不错。炸鸡配啤酒近年来在国内很是流行,在韩国也是。各种风格的炸鸡店的主打菜单多是蜂蜜炸鸡或者起司炸鸡,并附有啤酒或烧酒,有些店只有下午6点后才开门。店里中青年客人居多,约上几个好友,点两份炸鸡配上几瓶啤酒或烧酒,从现实生活聊到人生理想,也不失为一种放松的方式。如果是晴天的晚上,路边还会有很多小吃摊,主要卖鱼糕、炒年糕、米肠、烤鸡串和各类炸物,一家一个口味,店主多是中老年人,在客人吃东西时添上一杯煮鱼糕的热汤,时不时再与客人聊几句,吃饱后统一结账即可。我其实很想与这些小店的店主聊几句,可惜我的韩语水平仅够回答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所以更多时候使用的是肢体语言,好在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交流的热情。

学校附近的炸鸡店
在饮品方面,首尔的咖啡店不计其数,其咖啡文化也十分流行。每次上课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手里多数时候都会拿着一杯咖啡,趁休息间隙喝几口。此外,一些国内能看到的奶茶品牌也在首尔饮品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比如贡茶、COCO等。无论是咖啡店还是奶茶店大多会搭配甜点一起卖,店内独特的装修风格加上精致的茶点,常会吸引众多年轻顾客前来光顾,有些人还会在店里办公或读书,享受独处时光。
传统文化
在首尔,我去了国立中央博物馆、国立古宫博物馆、七宫和景福宫,这些都是能了解与感受韩国传统文化的地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国立中央博物馆与景福宫。
国立中央博物馆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大,其内部墙立面以象牙色的大理石砌成,阳光从高处的天窗天棚洒入时,整个博物馆显得十分典雅大气。展览厅大部分设在二楼至四楼,包括史前时代手工制品、高句丽和百济王朝遗物、统一新罗时代遗物、高丽时代和朝鲜时代陶瓷器等。另外,这里还设有一个专门的展区,用于纪念那些把私人收藏品捐赠给博物馆的先辈们。在这里,我了解了韩国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如今的发展历史,也欣赏了其传统的绘画与书法艺术,收获颇丰。

国立中央博物馆馆藏展品
相比于国立中央博物馆的沉稳大气,景福宫在古色古香中更多了些年轻的气息。景福宫是朝鲜王朝时期首尔的五大宫之一,也是朝鲜王朝的正宫,始建于1395年,得名于中国古籍《诗经·大雅·既醉》中的“君子万年,介尔景福”。而之所以说它有年轻的气息,是因为在这里随处可见身穿韩服的年轻人,韩服鲜艳的颜色使以暗红色为主色调的景福宫更显活泼。我和同伴也各自租借了一套韩服,大大的裙摆让我们不得不在上下楼梯时提起裙角以防摔倒,走路时也多了几分小心谨慎。

景福宫外穿韩服的游客们
景福宫周边还有北村韩屋村,是韩式传统房屋的聚集地,这里的游客也很多,是个适合拍照的地方。

北村韩屋村传统民居
除国立博物馆和景福宫这种欣赏类的博物馆以外,首尔还有年糕博物馆和泡菜博物馆,侧重于体验,在这里可以尝试制作韩式泡菜和年糕,并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品尝。
周边旅行
韩国的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可以游玩的地方却不少。这学期在韩国我主要去了釜山和济州岛,不巧的是两次旅行都遇上了阴雨天,所以并没有去很多室外的景点,倒是光顾了各种主题的咖啡厅,也算是深切地体验了一次韩国的咖啡文化。先说釜山,这里与首尔相似,都是大都市的感觉,但绿化更多些,是真正的“依山傍水”。我和伙伴在出行前本已做好计划,但受天气影响,计划中的景点其实只去了几个,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海云台和甘川文化村。
海云台顾名思义是一片海滩,不过阴天的大海呈现出的是灰蒙蒙的颜色,没有想象中碧水蓝天的景象。因为海风太大,下雨时我和伙伴的伞根本挡不住多少雨水,无奈之下在路边的GS25买了雨衣,但头发还是全都被淋湿了。当天还有一些学生社团在沙滩上举办舞蹈比赛,虽然在雨天里没有多少观众去喝彩,但参赛选手们也还是兴致颇高地在雨中跳起了舞,这场景别有一种感觉。雨下得最大时,我和伙伴随机进了一家海边咖啡店躲雨,点了最普通的咖啡,看着大海,闻着咖啡和咸涩的海风混合的味道,安慰自己说雨天看海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阴天的海景

海云台地铁站
行程的第二天我们去了甘川文化村,这是一个建在山上的传统村落,村中房屋外壁多是卡通涂鸦,色彩饱和度较高的那种,远远望去十分好看,就是爬山有点累。甘川文化村里有几个可以俯瞰全村的观景台,其中有一个观景台上有小王子和小狐狸的雕像,这也是众多游客的打卡地。到了夜晚,各家灯火点亮时,整个村庄就像散落了星星的山谷,吹着晚风看着天空,很容易思考起哲学和人生。我们还去了当地的民俗市场,里面的商品和首尔本土市场中的相似,多是海鲜蔬果和小吃之类,吃点夜宵买点特产还是不错的。

甘川文化村
相比于釜山,济州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其交通条件却差之甚远。由于我们没有带国际驾照,不能去租车,济州岛又没有地铁,只有公交,而且班次还不多,所以去各个景点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乘坐出租车的费用也不少。但如果是自驾游的话,这里还是比较推荐的。

济州岛海滩
济州岛主要有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线路可供游玩,每条线路上都有几个有趣的景点,如果时间不充裕的话,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就好,因为这些景点多是山、海、岛等自然景观之类,如果全部游览的话势必要花费很多精力和体力。我和同伴在为期三天的旅行中去了绣球园、牛岛、五日市场、东门市场和几个海滩,绣球园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以绣球为主题的植物园,大面积的绣球很适合婚纱摄影,但对于我这个非花草爱好者来说,这里也只是拍拍照就好。五日市场和东门市场都是当地的民俗市场,里面的商品包括了家禽、海鲜、蔬果、小吃和特产各类,我们在这里买了些当地的特产——济州岛橘子汁和巧克力,这些食物在口感上和国内的橘子口味零食并无多少不同,总体来说差强人意。

济州岛五日民俗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牛岛。从城山港下车,到售票处买好往返的船票就可以登岛了。牛岛的海是真的好看,靠近海滩处的海水呈现出有层次的蓝色,周围游客也不多,很适合坐在礁石上对着大海发呆。岛上可以租借电瓶车和自行车,也有环岛的观光巴士可以搭乘,巴士上的司机大叔都是兼职导游,会为你介绍各个景点的情况。我们在牛岛上还吃了当地特色——黑猪肉,这种餐饮店中多数都有中国的服务员,方便与中国游客沟通。到了晚上,我和同伴返回市中心,在步行街上闲逛。市中心是济州岛最繁华的地段,也是众多游客购物的天堂,在这里经常能看到拎着大包小包的游客,带着“战利品”到路边的小吃店买夜宵。总之,来韩国,购物已是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尤其对于女性来说。

牛岛港口
其实除了釜山和济州岛之外,首尔附近的全州、庆州和大邱也是不错的旅游地点,只不过我们日常课程安排还是比较多,所以在交换学习期间内就没去,难免有些遗憾。
转眼之间,四个月的交换学习已经结束,我好像才适应首尔的生活不久,就要返程回国。在临别之际,梨大国际处还为我们举办了结业典礼,并颁发了毕业证。在典礼结束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合影,并互相约定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到对方的国家旅行一次,虽然没人知道“有机会”具体是哪一天,
简而言之,在首尔的这几个月里我过得非常充实。我会记得炒年糕甜辣的口感,海云台咸涩的海风,弘大公演动感的音乐和校门口卖鱼糕串的老奶奶慈祥的笑容,这些都将成为一个个符号,串连在一起共同构成我对首尔的特殊记忆,以及这段难忘的异国求学时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