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美术生,从小就对西方艺术有着强烈的向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我从儿时开始就对西方无比好奇,希望有一天能正式体验到这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是就在学校官网上浏览国际交流项目的信息,看到牛津体验项目的介绍深深吸引了我,因此毅然决然的报了名,开始与牛津结缘。
印象里的英国,开始于《傲慢与偏见》里,一望无际碧绿草场上庄严而古朴的尖顶宫殿,精巧木制餐桌上错落有致的摇曳的白烛,风度翩翩谈吐优雅的英国绅士。如今有幸亲临,到不曾去过的异国他乡,追寻小说一般的街景,人物和情节。
启程:
下午两点零五 ,准时从双流机场起飞,10个小时的国际航班,对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显得并不漫长。尽管过半的飞行我都在酣睡之中度过,过关时仍有些疲惫,来到英国,已经是当地时间的晚上11点了。旅途的劳顿让我没有太多精神去激动和记录很多东西,只记得出了机场便被一辆大巴车接走,再睁眼时牛津大学已经离我五步之遥了。我隐约看到眼前的一切和我想象之中并不一样:不宽的马路,在国内勉强算是省道标准;褪去现代化的灯光,微弱的路灯只能照亮灯笼般大小的地方;没有高楼大厦,全然是世外小镇的街景。这样种种景色,直使我想起哈利波特那魔法城堡。
Lucy是教育机构和我们的联系人,之前一直在手机里联系,做着过来之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第一回见到了真人。一米五八的身高,干练的短发,炯炯有神的眼睛睁得老大,嘴角微抿,外表分明就写着自信和强势。来到Lady Margaret Hall的第一件事是check in。158的Lucy穿梭在178的人群之间,东拽一把,西拉一下,嘴里喊着“queue,queue,来英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排队”,便把一众乱哄哄的人群整理成了一条狭长的队列。排队,也真的成为了我们来英国的第一节课。从排队说出去,到融入英国人的日常习惯,也经历了几次的波折。初来时每逢红灯必排队一行人,在看到当地人肆无忌惮的穿行几次后,也就不再拘束自己的习惯,看来这世上的人性本差不多,没有必要以中国人,英国人来加以素质的区分。
Check in结束以后,已经接近夜里12点了,新鲜感和寒冷让我觉得神清气爽。虽然天很黑,借着微弱的灯,依稀能看见学堂的墙壁,古朴、厚重,像是由砖和石料打造的,我恍惚间觉得如同一位长眉的老者盘坐在青石上,娓娓讲述着这里140年的历史。而我们就站在这老者身边,被他的庄重与平和感染。
这就是我和牛津的初邂逅,没有理想中的激动,确比想象更震撼人心。这震撼不是山高仰止,景行行止的敬仰,而是一种如同声明显赫的政治家任然保持着平易近人的优良传统而带给人的震撼,这震撼来的亲切、随和,受其感染之人只能从心里默默发出一声赞叹,而山高仰止的敬仰往往让人苦笑。
生活:
牛津的早点总是一天中最丰盛的一餐,三四根香肠,两片培根,四五个甜点,两杯凉牛奶是我每天的标配。加之一人一寝的住宿,抛开其他,在牛津的生活总是惬意无比的。若是国内人口能减半,我们想必也能享受如此生活,但毕竟国情不通,不好一味羡慕,也便知足常乐了。
牛津的业余生活算不上丰富,整座城市七点就下班,只有酒吧开到很晚。英国人爱喝酒。同行有对小酌颇有研究的朋友,这一路沾光不少;威士忌最烈,端在手里只给一个杯底,但是可以配碳酸饮料一起喝,尤其搭可乐;Jenny and tonic是英国最受欢迎的鸡尾酒,Jenny是酒引子,和冰块一起放在杯底,tonic是软饮料,可以根据喜好自己配比,jenny略苦,但是度数低,若酒瘾大可以要求double jenny;比利时的啤酒最好,但是bar里没有,要去超市碰运气;白葡萄酒配雪碧口感更香醇;animals麦芽浓度高,第二天易上头。小酌是英国人文化的一部分,Bar是英国人社交的地方,酒吧里总是很安静,所有人都在低声细语,这正印了英国人绅士的国际印象。酒保总是光头大胡子,爆炸头大胡子,大辫子大胡子的形象,总之一定要有大胡子;这些人卖酒很严格,一定要确保把酒卖给十八岁以上的人,没有证件是买不到酒的,中国的身份证有时也得看运气才入得法眼,同行总有没带证件的人,一行便想方设法从酒保手里骗酒。一个久居美国的朋友之前对我说“中国人喜欢占便宜,钻空子,想办法做规则之外的事,并引以为聪明”,这种评价在我们身上一语中的。要说这也怪不得我们,国内本就是人情社会,搞搞关系,想想法子,往往就真的能在规则之外走出一条捷径来;国外虽是行事严格,也抵不住中国人从国内带来的智慧。于是我们愉快的喝完了这规则以外的酒。
学习:
上课的老师都是大牛,课程涵盖的范围也很广,从中国历史,当今政治局势,英国脱欧的影响到计算机方面和人工智能,再到行为学。尽管我们有提前的单词表,听懂每一节课对一个英语不好的人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好在老师的课程总是很生动,就算不能完全理解课程的含义,从老师夸张的表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还是能理解大师们想表达的内容,每节课都收获颇丰。学习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research,占据了我们组三个晚上和数个下午的时间,牛津大学很鼓励学生做这种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点像国内的素质拓展作业。助教对我们的想法总是全力支持,提供了我们需要的种种资料,一遍又一遍关心进度,梳理思路,这种待遇在国内我还从没有体验过,没有标准答案,仿佛一种海阔凭鱼跃的研究式学习。
学习本该是此次行程的重中之重,我能想起来写下来的却很少,常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既然已身在异国他乡,又哪有心情静下心来听讲。我们总是在休息时盘算着什么时候去伦敦,比斯特有没有球鞋卖。
游览:
伦敦本是我的重点浏览对象,可偏偏只有一天行程。白金汉宫门口正在举行卫兵的交接,引来众多驻足围观的游客;大本钟正在维护,被厚厚的钢筋包围着,要到2020年才重见天日;威斯特敏斯特教堂前面的公园上,矗立着众多伟人的雕像,最醒目的就是丘吉尔;泰晤士河上的塔桥是伦敦的象征;大英博物馆只有1%的藏品在展,却一整天都走不完;红礼服白裤子高礼帽的卫兵,会跺响过膝的马靴勒令你不要越界;闻名世界的伦敦眼,要40分钟才能走完一圈;白金汉宫挂两种旗,女王在家挂皇室旗,不在挂英国国旗。40人的团队,参观总不免走马观花,好处就是能认识形形色色的人,北大才子,讲起历史口若悬河,被戏称为history man。Simon是我们的助教,同时又是两个乐队的架子鼓手,他告诉我们,在英国一个人同时身兼数职是很正常的。
素闻美国人在十八岁以后父母便不再提供生活费,英国确并不相同,反而是父母花更大的精力养家,支持儿女的学业,从兼职就可见一斑。如此繁忙下,英国人的人生观显得与忙碌格格不入。大多数英国人讲究工作和生活分明,不管事务多多,是否处理完,规定休息时间是一定要休息的,工作时就有条不紊的忙碌,休息时就尽情放松;单是摆脱了加班与补习这两点,就足以让多少人羡慕和追逐。美国有个著名管理学家泰勒,他的办法就是规定死工作和放松的时间,从而提高过不少地方的产量,这么看来,英国人深谙了泰勒的思想,算得上科学管理了自己的时间,这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英国文化的另一部分,体现在家庭观念之中,英国人的办公桌上,每每都放着家人的照片,下班之后的时间留给家人,节假日留给家人,为了陪家人做一个小手术,甘愿推掉工作和受罚;中国虽以齐家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却少有人能做到英国人这般认真。
牛津的学生创立了剑桥,剑桥的学生创立了哈佛,哈佛的学生创立了耶鲁,所以牛津是现代大学之母,更是剑桥之母。这是牛津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牛津和剑桥宛如一对欢喜冤家,相爱相杀,又惺惺相惜。走在剑桥的街头,似乎比牛津年轻些,也有活力些,不过是花甲之于古稀的年轻。剑桥是一个理科生朝圣的好去处,砸中牛顿的苹果的果树;卡文迪许实验室;霍金生前工作的学院;还有那刻着徐志摩诗句的礁石。同行的人们在北大才子的感染下研究起了盲文地图,几处突起代表字母A,几处代表字母B;文字让有共同文化的人集合在一起,此时,我们是一群睁着眼的瞎子,而瞎子是无需双目的正常人。
行程当中还有丘吉尔庄园,比斯特购物村,和一次晚祷。晚祷在一座宏伟的教堂里进行,天花板很高,如同上帝居高临下的俯视众生,窗户上是哥特式的彩色玻璃,把阳光透的五彩斑斓,给本就庄重的教堂又蒙上神秘和魔幻,教堂的最前面有一个空中楼阁,上面放着一架体积硕大的管风琴,这一切只有抬头仰视才看得到;平视下,只有白烛飘摇的火光,被这教堂衬的渺小而脆弱,这些想必都是设计者有意为之,让祈祷者在开始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如烛火一般的岌岌可危,好真心诚意的托身心于上帝,以企及教堂的高度。我不信教,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晚祷,恰巧坐到唱诗班的旁边,观察众生百态又成了我的乐趣;唱诗班的人,虽算不上神职人员,也是带领大家祷告的至关重要的人物。这其中大部分虔诚,却有一人随性,大部分轻闭双眼微含下颚,却有一人单手托腮百无聊赖,这个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人,右手拿着祷告文扇风,左胳膊肘靠在栏杆上,身体向左倾斜,肚皮和眉头都很舒展,眼神飘忽不定,若在国内一定被称呼为南郭先生。可他究竟是唱诗班的一员。祷告的人,有跪在垫子上的,是真正虔诚的人,其他人坐在长凳上,主教念一段词,唱诗班唱一段诗,唱诗时全场起立。同行的人告诉我,美声起源于唱诗班,所以这唱诗班的歌声格外好听。
英国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旅途的意义在于看景,也在于识人,同行自有很多有幸认识的朋友;北大才子总是充满哲学辨证思维,在人是创造的还是进化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李弘毅爱喝酒善打牌会聊天,缺少乐趣的时候找他准没错。但既然来了英国,总归要认识英国人,了解另一种人生。
英国人给世人的感觉经常是不苟言笑,表情僵硬的。其实,英国人个个都是顶尖的幽默大师。英国人的幽默和美国人不同,他们从来不以夸张的表情和粗俗的语言来赚取别人的笑,他们的幽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乍听上去似乎平淡无奇,但在有点英国文化背景的人听起来却忍俊不禁,回味无穷。英国人的幽默感最常用在自我解嘲上,他们习惯将一件本来很坏的事情用反语说成好事,充分显示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英国人经常用的两句话是"It could be worse"和"I've seen worse",轻描淡写,何必和生活计较太多?
英国人尊重法制、遵守秩序、有条不紊,这本是一件好事,不过如果走极端的话就难免显得不够灵活。英国人的象征动物是"约翰牛",因为约翰是最常见的英国人名,而牛的特征就是固执笨拙。英国人食古不化,保守刻板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不久前英国的全民公决否决了政府加入欧元区的提议,就说明英国人的恋旧和不愿变革。在历史上,从国家体制到王室地位,英国的革新都是慢于其它欧洲国家的。而维系整个英国社会的,恰恰是深厚的传统和刻板的风格。
英国人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有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从不去打探别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间,不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整个英国社会的构成基础,就是对个人的体谅和尊重。英国人并不随随便便乱交朋友,但一旦和他们成为朋友,就会得到他们的真心相待和忠诚友谊。另一方面,英国人对他们不认识的人也都表现得彬彬有礼,亲切友好。在生活节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镇里,走在外面,迎面过来的路人总会和你打招呼;在公车上和店铺里,不认识的人也会和你聊上几句。当然,谈话照例是从谈论天气开始的。
英国人的秩序举世公认。在公车站、商店、银行,只要有排队,一定是整整齐齐的一条线,前后两个人拉开一点距离,缓缓向前移动,绝不拥挤和混乱。更可贵的是,无论队列多么长,时间多么久,所有人仍然安安静静,毫无怨言,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英国,人们自我解嘲地打趣说,只要在街上看到两个人一前一后站在一起,就肯定有人会跟着排上去。
在英国,路上行人互相让路司空见惯,"Thank you"和"Sorry"更是挂在嘴边的用语;一旦有身体或行李的接触,被撞的人往往还抢在对方之前道歉;进出建筑时,走在前面的人永远会扶住门,等待后面的人经过;有交通灯的路口,无论有没有车,人们都等绿灯才过马路;在没有交通灯的路口,永远是小车司机微笑着挥手让行人先过;上公共汽车时,在门口买完票后,你尽可以向司机问路,时间再长,全车人也会静静地等待;再拥挤的汽车、商店,也听不到嘈杂,每个人都压低声音和别人说话……这样的社会,你也许可以说它沉闷,说它效率低下,然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尊严和生活水准会得到最大的体现。
道别:
最后一天下午的课鲜有人出勤,大家都意识到看似充足的行程马上就结束了,也就顾不得纪律,想再漫游一次牛津这座城市。这城市很古老,见证了一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这城市很年轻,有着最活跃的思维和最包容的心态;当我们似乎终于融入其中,却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路灯下的牛津还是很静谧,和第一天来时一模一样,学校里的学生依旧奋笔疾书,我们不曾给牛津带来任何痕迹,只是我们该走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多少人曾和我们一样辗转反侧,舍不得这牛津的夜,却终逃不过别离。
十多天的行程林林总总,一闪而过,第一次到一个地方总是大开眼界,又不得不挥手道别。七月份很快过去了,我又在睡眼惺忪中坐上了返程的飞机;虽只有两周,牛津却给我留下了很多回忆,关于旅行,关于友情。闭上眼,又想起奥斯汀的句子“当我发现自己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