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金山国际机场落地到达学校一个多月已经过去,时间过得很快,但这其间的过往却因丰富而令人难忘,仿佛启程前往伯克利的那天还在昨天。还记得初登前往旧金山的飞机时对于伯克利的期待,当旧金山的第一阵凉爽的风吹向我的脸颊,开启了这六周的神奇的旅程。
旅游篇
身处北加州的旧金山有着不同于加州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地形,被海湾包围、雾气不见不散、清冷空气和近乎垂直的道路,是个神奇的地方。
第一个周末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玩了金门大桥、九曲花街和渔人码头。金门大桥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金门海峡之上,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来旧金山肯定要去金门大桥,非常壮观,且可能眺望旧金山市区,温度比较低,要带件外套保暖,气候变化莫测,一下子可能就有海湾的云吹过来,一下子又晴天。金门大桥桥身的颜色为国际橘,据说是因建筑师艾尔文•莫罗认为此色既和周边环境协调,又可使大桥在金门海峡常见的大雾中显得更醒目。由于这座大桥新颖的结构和超凡脱俗的外观,所以它被国际桥梁工程界广泛认为是美的典范,更被美国建筑工程师协会评为现代的世界奇迹之一。九曲花街是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据说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是为了使繁忙的交通有所喘息而设计建造的,如今却成为圣弗朗西斯科最吸引人的一条街。九曲花街其实很长,其实整条伦巴底街相当长,但就这里特别有趣。 因应旧金山本身高低起伏的地形,特别把这段陡峭的坡段改造成弯曲的道路,除使车子不能飙速通过,并在道路两旁种上鲜活的花朵,造就了这美丽又有趣的景象,值得特地前来。在Hyde街与Leavenworth街之间的一个很短的街区,却有八个急转弯,因为有40度的斜坡,且弯曲像“Z”字形,所以车子只能往下单行。街道上遍植花木:春天的繍球;夏天的玫瑰和秋天的菊花,把它点缀的花团锦簇,十分吸引人。最后的渔人码头,预期的那样。气氛很棒。是个漫步的好地方,可以看看风景,欣赏各种景点。我们停留在这里作为这次旅行的落脚点。从这里很方便就可以步行到达市中心,北滩,唐人街。我们看到了大量停靠在岸的游船,参观了沿街富有特色的小店,还吃到了非常新鲜的海味。
第三个周末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了斯坦福大学参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徽是熊,校色是土黄,校口号是Go Bears,而斯坦福大学,校徽是棕榈树,校色是肉红,校口号是Go Cardinal。截然不同。斯坦福大学校园的美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如果说别的学校是在校园里绿化,那么斯坦福大学可以说是在森林中镶嵌人文景观。校园在1886年开始建筑规划设计。斯坦福先生请来设计过纽约中央公园的著名建筑师Frederick Law Olmsted作规划,由28岁的杰出青年Charle's Allerton Cool idg具体设计。Frederick有美国现代景观设计之父之称。这位把心理学运用于景观设计中的大师,毕生追求的都是自然与人的和谐,“为普通人创造精神愉悦的空间”。在斯坦福大学的规划中,他首次尝试了一种不同与东部公园系统设计的规划,平整的草地,整齐的棕榈大道,大面积的不同层次的绿化,丰富了视觉感,拓展出空间的伸延。北面是大道和草地,南面就是被称为Main Quad (主方庭)和Memorial church(纪念教堂)的主体建筑了,整个学校坐南朝北,以此为中轴线东西延伸,周围是各大学院,如教育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我的游览路线就是从校园西北部的Caltrain帕洛•阿尔托站开始,沿着其中轴的的棕榈大道一直走到校园中心的主方庭建筑群,然后围绕着主方庭游览其周边的核心景点,最后沿着西侧的校园商业区板块往北走回到车站。来到美国后我才发现我有多么喜欢树。第一天到达后从机场到酒店的super shuttle里无意中穿行了斯坦福大学,当时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道路两旁茂密的树林,也正是从这些树中感受到的庄严,宁静与高贵促使我好奇地问同行的乘客这是不是校园。而今天只身徒步行走在这片树林中时,我立刻远处的那些校园建筑也没有那么迫不及待的要去观赏了。走进草地,我像是参观教堂或者寺庙一样,怀着敬畏的心绪,小心翼翼的漫步其中,欣赏着每一颗看似相同,却又形态各异的树,宛如大雄宝殿中那神色各异,性格独特的十八罗汉一样。有时还会轻轻的走近过去,让自己在树枝的庇护下,感受沧桑却又厚重的树干,闭上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详。也许我还蛮适合做个阿凡达里面的纳威人。说到树,不得不提一下,加州似乎是一个橡树非常多的地方,在旅途中以及在研究地图的时候,看到带有oak的地名比比皆是。大到Oakland,Thousand Oaks这样的城市,小到Fair Oaks,River Oaks这样的轻轨站名,让我走到哪里都能常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后来我走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心脏地带:椭圆操场(The Oval)与主方庭(Main Quad)建筑群。加州是个非常不吝啬阳光的地方,而且天空非常的蓝,大部分时候云彩也都很薄。蓝天白云,阳光和风,鲜红绿树环绕着这水滴状的宽阔草地,又与红瓦黄墙,历史悠久的建筑群相映成趣,这样的一个地方可谓是学生们会友休闲的一个极佳的户外场所。1891年19月1日大学揭幕,首任校长乔丹(David Srar r Jordan)这样描述了斯坦福大学建筑的特色:“黄色的砂岩拱门和回廊,蔚蓝的天空下的红色屋顶,构成难以忘怀的图画,这本身就是斯坦福教育的一部分。” 如斯坦福的绝大部分建筑一样,主方庭完全是十七世纪西班牙传道堂式的风格。总体来说,斯坦福真的令人影响深刻。
第四个周末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爬了山,就是环绕学校的Big C山,走了非常陡峭的山路,也算是真是的体会到了一行人互相扶持上山的感觉。Big C山不高,但却足以俯瞰整个学校,俯瞰整个伯克利小镇。当整个小镇都尽收眼底之时,确实给人一种真切的豁达的心境。在山顶,能看到远处的海岸线,吹到凉爽的海风,感觉能吹走一切烦恼和忧愁。
回国前的那个周末,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了“联合广场”,联合广场是为了纪念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海湾击败西班牙舰队而设立的,广场中央有一座高耸的纪念碑。 它面积虽小,却整理得雅洁如公园,园中蓊蓊郁郁的种着棕榈、紫杉和鲜花,也常举行画展、跳蚤市场等各项活动,还有漆成紫色的女乞丐、绿色的妖婆和橘红色的精灵来凑热闹,加上广场周围名店云集,所以它总是挤满人潮,洋溢着浪漫而令人愉悦气息。
学校篇
抬头是万里无云的蓝天,远眺是宽广湛蓝的大海,环绕着略带冷意的海风,沐浴着金色舒适的阳光,美国西部小城市伯克利充分展现着它的惬意与迷人的魅力。
六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游学体验,让我对美国这个世界头号大国有了与屏幕上看到的不一样的体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伯克利市,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位列2016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3、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3。伯克利是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也是美国最自由、最包容的大学之一;该校学生于1964年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在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几代人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伯克利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ARWU理科排名世界第1、工程学及计算机科学均排名世界第3、人文社科也长期位列世界前5,与旧金山南湾的斯坦福大学共同构成了美国西部的学术中心。在出发之前的我无疑是兴奋过度的,信息化时代,屏幕上看到的异域风情,总是那么让人心动,却总因没能加入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显得有些不真实。过了六周,恍然间发现,其实这块大陆上,虽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有所不同,每个人经营的也同样都是生活。
刚来伯克利分校时,我们发现在校内看似普通的建筑里其实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几乎每栋建筑都有无障碍通道,每一间教室,包含阶梯教室也会在教室的两边铺设无障碍通道和扶栏。几乎每一扇公共区域的门外都会设置残疾人感应开关,轻轻触碰门就会自动弹开。停车场也有专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停车位,相比正常停车位有着更大的停车空间专门放置下车时所需的轮椅。这些专为残障人士设计的便利设施都不会被普通人占用,大家都很有秩序地为关爱行动不便的人们尽着自己的一份力。不仅仅是在伯克利校内,整个伯克利市都处处彰显着人性关怀,和国内一样,在伯克利的Bart(地铁)和公交车上都有弱势群体的专用座位和固定轮椅的地方。公交车上也有方便轮椅上下的滑梯,司机按下开关时,上车位置的踏板会翻折一百八十度变成一个无障碍滑梯。令我惊讶的是,在有残疾人士上车时公交司机都会解开自己身上的安全带,亲自固定轮椅,等到下车,司机又将轮椅松开,小心地将残疾人士推下车。尽管这个过程往往会花费几分钟甚至更多,但是车上的乘客也从不会抱怨或催促,更多的人都会选择来帮助司机完成残疾人上下车。除此之外,在伯克利的街上也能看到很多通过轮椅出行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所谓的自卑或低人一等。在正常人身上也看不到丝毫对残疾人的鄙夷或轻视,他们和其他健全的人一样排队购物,等红绿灯,一样积极生活。伯克利的校园没有围栏,直接与外界相通相融,但另一方面,它又像是坐落在自然丛林之中,随处可见萌萌的松鼠,碧绿参天的松树。各大图书管隐藏在不同的学科楼之中,彰显着每一门学科独一无二的魅力。走进生命学院图书馆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崇高的敬意。一眼望不到头的书架让人不禁感叹知识的浩如烟海与已知的渺小。整幢建筑安安静静,书是人亦是。假期人比较少,却也个个埋头思索,不得不感叹这里有让人静心读书的氛围。
体会着美国不同的风情,也在享受着不一样的课堂。我选的课是Special Topics of Finance和宏观经济学。这门课是属于经济管理课,却用一种和理科课不一样的方式冲击着我们的思维。犹记第一节课的时候,陌生的面孔让相互认识变得有些麻烦。老师就通过每说一个特征符合的就往前走一步的方法让我们对彼此有了基本的印象。从这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就渐趋常态。不得不说,通过这系列课才发现,沟通原来是件很累的事。老师常常抛出一个话题,将同学们分成3-4个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里的每一次发言,都会得到组员近乎百分百的专注聆听。因此,在讲话之前也免不了字斟句酌,希望更充分准确地用英文表达出自己的原意。话题的涉及面很广,也反映出美国人更开放和自由的言论与心态。从经济聊到政治,从美国聊到中国,从宏观细化到微观,包罗社会万象,也激励我们开放思维。
作为一名商科的学生,在扎扎实实学好经济学原理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生活的社会以及我们想在这个社会中发挥自己怎样的价值作用。出门看一看,也许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校训中“报国、裕民”的含量。不要盲目地崇拜美国的繁荣发达,但也要学会理解并尝试美国大学自由且充满活力的思想。不要盲目地确定中国社会在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因为冲突本身就是正常的,冲突的产生才能从根本生产生实质的改变。
除此之外,最让人心动的一次旅行就数登塔之行。在以平楼为主要建筑的伯克利,洁白的钟楼直戳蔚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图景。有幸登到高出,纵眺四方,近看得到那些变成方块状的教学楼,远看得到几乎整个倚靠着山的伯克利城市。再放目远眺,云雾缭绕的金门大桥若隐若现。吹着海边的凉风,聆听着悠扬的钟声,对“登高才能望远”多了一层理解。希望自己能在知识的山峰上登高看远,更上一层楼吧。
学习篇
语言学习,是一条其修远兮的漫漫长路,而并非一蹴而就。如果你怀揣着融入美国文化,交美国朋友,深入美国人圈子这样的“远大抱负”,那么你应该时刻告诉自己:自己的英语还有差距。尤其是对那些语言分数很高的学霸,SAT词汇背的再多,你也无法准确运用到真正的社交情境中,美国人一句简单地道的玩笑俚语,都会让你不知所云。
即便我国内的语言考试拿到了不错的分数,但这六周的美国留学生活体验,不禁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限制我在学校更进一步融入和发展自己的最大障碍依然是语言!所以,我认为,无论你的语言考试分数有多高,即使在一切考试都结束以后到出国前的这段时间也不能松懈,多看看美剧,听听英语新闻,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还差得远,还差得远!
从我的两名美国本科的中国室友口中了解到,美国大学给予学生不定专业的权利和任选课程的自由,但这并非代表着绝对的自由!比如你前期因为对学科本身及自己兴趣的认知不够到位,在大一一直按着工程专业的学习要求前行,但一年后,你却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是工程专业而是商科,然后从工转商,这就意味着,你要花更多的时间,把没有学习到的商科课程在后面的学习中补回来。国外的学习生活,从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学习Special topics of Finance这门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出金融衍生品的学术性研究人才,由于美国与中国的金融环境背景不同,很多知识是国内没有提及的,且与国内的现状也不同,所以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在这门课的第一次课之后,我看了几十份资料,只为了研究一个定价模型的推导过程。在学习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也仔细阅读了教授提供的各类文献,并且仔细翻阅了教材。虽然已经在国内学习过,却又有了新的理解与感悟。
国外的教授一般都很负责,虽然各个教授的上课风格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会很热心的帮助你。课堂的氛围相较于国内也会比较开放、活跃,大家都会很踊跃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问题也会在课堂及时提出,课堂的互动程度也比较高。并且,学校也有非常详尽的课程教学评估问卷,以此对课程及教授进行考核评估。
六周不长,六周也不短!我很幸运能遇到伯克利的一切,很幸运认识了宿舍和班级的各位小伙伴!最后,以一位美国畅销书作家Jeannette Walls曾说过的话作为结尾:Life is an adventure。生活是一次奇遇,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感受的真切,能出国是一种幸运,一次挑战,一场磨砺,值得每个人去珍惜。愿我们的缘分不断,期待下一次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