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那时候在UC Berkeley所遇到的种种事情,到现在还是那么的绿意盎然呀!
小时候,总是有着对外界事物的憧憬,想着,学校之外是什么呢,城市之外是什么呢,国家之外是什么呢,渐渐地的,长大了以后,知道了前面两个问题的答案,但却对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无所知,这次的出国学习旅行也算作是圆了我小时候的美梦吧!
初遇伯克利
结缘伯克利本是偶然,那还是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了这个消息,当时远远没有料到以后会在这所学校里发生这么多故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坐落于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湾区的伯克利市,常年阳光灿烂,距离旧金山只有不到1个小时的车程。因为有一个分校的名字常常被人误会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野鸡大学。然而事实上,加州大学并没有一个“本部”,都是以城市命名的分校,倘若一定要确定一个本部,也是这所在加州大学系统中历史最悠久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其学科体系规模庞大,涵盖了很多高精尖的专业学科,是无数学子的女神校。
伯克利大学以自由包容的学风著称。身临校园真的被这种氛围深深感染。旧金山湾区种族多样性很大,文化也比较开放,校园里可以看到各种肤色、年龄的学生有说有笑,小广场上常常有学生进行画展,音乐表演,或者政治演讲。对于校园里常常发生的小规模游行,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伯克利曾经发起过“言论自由运动”,听在这里遇到的外国同学说起,校园的主图书馆旁边至今还有一个“言论自由运动咖啡厅(Free Speech Movement Cafe)”来纪念这场运动,学生们多在这里赶论文、讨论项目,或者在课间匆匆买杯咖啡和一个三明治,咖啡厅里永远长队连绵,一座难求。
伯克利市远远不比旧金山、纽约繁华,但也绝非出门便是玉米地的荒无人烟。世界第三高的钟楼萨瑟塔(Sather Tower)是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登顶后可以将湾区的景致尽收眼底:近处是校园内绿地玩飞盘的学生们的点点身影,远处是雾气弥漫中的金门大桥,中间是伯克利市错落有致小房子。学校附近的餐厅非常多,而且种类丰富,不仅有美式汉堡和披萨,还有中餐、韩餐、日餐、东南亚菜、墨西哥菜等等。从学校走到市中心只需要10分钟,市中心有更多的餐厅、咖啡厅、书店、还有两家电影院。每周末学校旁边的一条街
Telegrah Ave.就会举办集市,人们卖各种画作、织品、小手工艺品等,有时还有现场表演的滑稽剧,很有艺术文化气息。
刚刚到达伯克利的时候,似乎还有些害羞,毕竟站在一个很多方面自己都不熟悉的土地上,但一旦深入到伯克利的日常生活中时,就会发现,自己的顾虑与小心都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这里面的人呀,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十分的热情,他们看到外国人的面孔时会主动来打招呼,以示友好,有些时候,甚至会和你攀谈起来。这其中让我最为感到开心的事情,就是有一次我们在购买水果的时候,因为不熟悉选购好水果的方法,并且也不会在那儿打包,于是询问了同样在旁边购买水果的外国人老太太,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但是当我问完之后,她就立马跟我讲起来了水果如何看好坏,如何判断它的新鲜度,如何打包,讲了大约5分钟,在这5分钟之内,她的面部表情上没有任何的不满,始终保持着微笑。这是我第一个树立起来的关于美国人的映象,并且这个映象一直保持到了我离开美国之后。我想,这中开放,热情之心已经深深的嵌入到你每一个美国人的内心中去,就像他们朋友送礼物会直接拆开,领导之间互相称姓名一样,处处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
伯克利的学习生活
我们在伯克利的课堂生活,和国内的课堂体验完全不一样。伯克利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会制造出一些,让我们惊喜的东西,比如第一次课上,在探究一位好的领导,需要具备那些重要的品质时,老师就要我们做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有一根长木柜,每个组员只能用食指腹部触碰棍子的下部,然后将长木棍平整的放到地上,在放下的过程中,任何组员的手指不能离开棍子,否则本次请作废,最后记录把柜子放到地上的时间。我们全班分为两组,老师先后要请我们在没有领导的情况下,有领导的情况下,有领导但是除领导之外的组员不能说话的情况下,全部组员都不能说话的情况下进行了游戏。根据比赛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了关于领导力的发言,最后老师做了总结。后面的其他课堂中,老师有用AR技术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有为了给我作比喻,上课途中跑出教室,又跑回来的老师,有让我们亲手制作,去感悟去发现的老师......而在中国的课堂中,这种生动的,深入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可谓少之又少。并且,伯克利的老师会在讲授完一个大段的知识点之后,主动地问我们有没有问题,并且欣然接受任何关于课堂内容的打断。种种的这一切,就感觉老师和你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朋友,我们可以嘻嘻哈哈,也可以互相学习,没有师生之间辈分关系的牵制,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对于英语非母语的我们来说,一下子接触那么多英语的作业,第一反应是晕倒的。在第一天课后,我们本以为会迎来一个美丽的第二天,因为第二天是去博物馆呀。但是我们刚刚到de young 博物馆之前时,我们的带队老师就给了我们一份作业,作业的主要内容是,在博物馆中挑选10件能够体现出美国文化交融的艺术品,要求写上名称,背景,历史,你选择它的理由,最后总结,上面的10件艺术品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的。刚刚到手时认为这作业十分好写呀,到网络上查一查就有资料了,但谁知道,我们参观完博物馆后,回到宾馆里面,一开始写作业,就犯了难。因为de young博物馆里面的艺术品太过于离奇,以至于我们在网络上基本上查不到什么能够参考的东西,而且大部分都是英文,关于艺术品的英语段落,理解起来极其困难,再找出各个艺术品之间的联系更加是难上加难。当天晚上,我和室友就工作到了凌晨两点,当时就在“遐想”美国课堂的作业也是这样的嘛?哈哈哈终于,在三天之后,我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一共是3000词左右,而我的室友就很厉害了,一共大约写了14000词左右。虽然在写完后,我们愉快的上了一天的课,没有留下什么左右,但是好景不长,后面我们又去参加博物馆了,结果可想而知。但其实现在看来,当时写作业真的是十分的快乐呀,查着美国不知名的网站,大部分时候通过图片来检验自己查询的正确与否,不用翻墙就能上谷歌。一切的一切,都成了现在十分美好的回忆。
学习之余的欢愉时光
记得当时去我们酒店边上的suasalito小镇,着落在一个海湾边上,那里面都是富豪居住的地方,随便一间房子都要上百万美元,不过也正是因为富豪区,那里的景色也是极佳的。当时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接近晚饭点,于是在当地的名小吃店买了一份Fish and Chips,17美刀,虽然价钱昂贵,但是却十分美味。但是我要说的却不是这个,不知是谁提出的:
“我们去海边吃吧!”
于是我们5个同行的大男人,拿着包装好的买到的食物,走到了海边,那时蛋黄色的太阳还在海平面之上,在微微波澜的海水中投下了长长的影子,微风清凉,卷携着几只白色的海鸥,从大陆的茂林中吹向大洋的深处,我们几个人在海边做成一排,手捧着刚买过来的带着余热的新鲜食物,吃几口,便望向前方,有时候,看的入迷了,就忘记手中的食物了,感觉眼前的景色就像是定格住了,人也定格住了。不知为何,我去过那么多的海岸片,本应该早已经失去了对海的新鲜感,但是望着那时的海,虽然熟悉,却又慢慢的神秘了起来。一切都是那么吸引我,一切都是那么的让我欣喜。
另外还要说的可能就是我们的烧烤派对了吧。当时我们的学习已经接近末尾,伯克利学校安排了我们一次海边的烧烤,当时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但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对烧烤食物一无所知,还是需要我们的领队出手。在一阵欢声笑语之后,我们终于吃上了梦寐以求的食物。值得一提的是,在海边野餐烧烤的人,除了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国家来的大学生,他们都聚集在一起,一起烧烤,一起玩乐。我想,是的呀,美国就是一个这样的国家,由不同的国家的人构成,每一个国家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每一个国家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知识,这一切的一切,都汇聚,交融在了一起,并且,在交融的同时,还处处体现着包容。就是这些不同背景的人们,造就了今日美国。他们每一个人就像一个个细小的螺丝钉,成就了美国的地位。
20天紧张忙碌又充实美好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许多画面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微笑。去联合广场,在梅西大厦的扶梯上缓缓下降,对面巨大的玻璃窗外是湛蓝的天空和亮白的阳光。Safeway超市买到酸到掉牙的树莓。和室友一起看youtube吐槽川普的竞选,一直谈到怎么撩妹,我给他讲电脑游戏,他给我讲动漫。在灿烂的阳光下玩宝藏猎人,闲闲地看滑板少年赶着上课的身影。在酒店的露天泳池里头看夕阳一点一点把天空染红再变紫。难忘眼睛黑黑亮亮的小松鼠认认真真地啃青草的模样。在伯克利学习的期间,每天的作业都比较多,但现在回想起来却也一点儿也不觉得苦。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ding的微波炉食品,
在溢满整个屋子的香味中翻开文献,开始美好的一天。上了一个上午的课后给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午餐,下午再进行上课和实验室的活动。那段时光,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很多很多不一样的生活。
虽然有很多欣喜和成就感,但独自在他乡,想家的时侯也不少。教授的课我听不懂的沮丧,教授听不懂我问题的更加沮丧;在学习小组进行进行交流时,总是是有不同的观点对着你干,似乎就是要找你的问题;在餐厅看不懂菜单,凭着直觉乱指的尴尬;在超市里买了一大袋橙子,回家一吃发现是又酸又苦的葡萄柚的哭笑不得。和家人故友的时空距离把生活的酸甜苦辣放大,但也在这样的经历中锻炼了我独立生活能力。意识到自己在表达和交流上的不足之处更督促我潜心学习英语;“直觉点菜法”也常有惊喜;吃不完的葡萄柚被我做成了蜂蜜柚子茶。出国的20天,我变得更加的成熟,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最后的最后,我们在大巴车上前往返程中国的旧金山国际机场时,领队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发表一个自己对本次学习之旅的看法。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充满着欢声笑语,觉得自己对离别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当大巴车快要到达机场的时候,一股怀念之情还是在不经意之间涌上心头:要是我现在是刚刚赶到机场,刚刚开始这一次学习之旅,该有多好呀!记得我们的一位老师,他曾经说了“一期一会”这个词,意思是:人生中,总有一些人,只会在你的生命中出现一次,也许在你们刚刚遇见时没有什么感觉,但离别时却会万分悲伤,因为今后,可能再见不到对方了。我想,我们经历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之后,转眼间就要分开,飞向中国的各个地方。可是,怀念,伤感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初心不忘,砥砺前行,才是正确的方法。我们都约好了,到时候美国再见面。我在想,真到了那一天,看到自己的故友,该是有多么的欣喜呀!
最后
其实伯克利就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而自由就是它的代名词,自由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路上飞驰的充满个性的哈雷,皮卡和敞篷车到电台电视里的每个画面,每个情节,每个音符。然而所谓自由,绝非肆无忌惮,如此高度的自由,也是建立在每个人都遵守规则与道德的基础之上的,美国的人行横道对所有车来说就是无言的禁令,无论有没有人,都必须要停,在哪里过马路真的可以做到绝对的放心。行人也基本不会乱穿马路,只有做到这样的相互尊重才能保障其良好的交通秩序。
世界就像一本书,如果不旅行,你就永远只是在读其中一页。家庭气息的缺失、明亮的灯光和千篇一律的酒店、餐厅类同的陈设,把我们从种种熟悉的所谓家的舒适中解脱出来。其实,家居生活模式只是让我们维持着日常形象,并非我们的本我形象。全然陌生的环境同样为我们提供了摆脱定势思维的机会,也促使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在家中,为日常琐事所烦扰时所不能达到的)来省察我们的生活。尽管别人口中千万遍,不及自己亲眼看一遍。走出去却是另一片天地。这正是”世界这么大,我也去看看”的原由。希望以后能够去更多的国家,去感受更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
这次的比克利夏令营就这样完美的谢幕了,这次活动带给我的,不仅是我认识世界的机会,更是一个认识我自己的机会,让我明白了,独自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的种种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让我明白了,只要你能够付出,就会有所回报,只要你对世界报以关爱,世界也会对你保持友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会吸取这次在外学习的经验,努力将我的人生做到最好,让自己不悔于自己的一生。
伯克利大学的夏令营经历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美国研究生活。感谢中南大学与翔飞的合作项目给我赴伯克利的机会,也感谢我的父母对我无条件的爱和支持,给我看更多的世界的希望和底气,让我变得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