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三周时间转瞬即逝,许多场景还历历在目,期间不仅仅充满了欢声笑语,更多的是第一次出国后惊喜与感动。回想自己的所见所闻,内心也感悟了很多。
早在2018年寒假的时候,自己就打算参加学校的交流合作项目。一是拓展一下自己的眼界,二是想感受西方教育的氛围。经过认真考虑之后,决定报名参加《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8年夏季学分课程项目》。经历了报名申请,材料准备,offer下达,住宿选择,签证办理,行前准备等步骤,整个过程的时间有一点长,不过这样反而对整个summer session 更加充满了期待。
当飞机缓缓的降落在旧金山国际机场时,12个小时飞机旅程疲惫的感觉一扫而光,面对着完全陌生的土地,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胆怯。路途中不一样的景色——眼花撩换的广告牌,陈旧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情奔放”的汽车,它们似乎都在友好的打着招呼——Hi guy, welcome to America!
相比于北京炎热的夏季,美国西海岸仍然透漏出阵阵凉意,这样的天气令人惊喜。加州的阳光总是那么明媚,照在身上暖暖的。如果说最惬意的事情是什么,那一定是享一方草坪,沐一缕阳光,捧一本好书,品一杯咖啡。这样“悠闲”而又“美好”氛围,时不时的还会有松鼠来作伴,静心研究学术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充满美丽的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学术气息;令人陶醉的城市,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魅力。这里,充满了太多与东方古老而又传统国度不同的地方:
Pedestrians first——行人第一(行人优先权)
在我们顺利入关,取完行李之后,我和同行的小伙伴一起登上了预定的车辆。司机是一名华裔,很热情地与我们攀谈交流。我们一边欣赏着沿途的景色,一边了解着美国当地一些需要遵守的规则。就在我们正在细心了解之时,突然司机的一个急刹车让我们吃了一惊。我坐在副驾驶,眼前空空无人,内心还在揣测是不是车子出现了什么问题。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出乎了我意料——一名电动轮椅上的残疾人缓缓的从左侧通过了路口。在国内,这种在没有红绿灯十字路口,机动车主动让行行人的现象并不多见,莫非这么小概率的事件让我刚来美国就遇到了?司机看我一脸疑惑,笑笑说到:“在美国,行人永远第一。”
从那时起,“行人第一”的概念就扎根在我的脑海之中,我一直十分好奇如何准确的理解这个概念,直到我偶然在乘坐bart时,遇见了另一名长期在San Francisco居住的广州老奶奶,她简单的回答了我下面的两个问题:
1. 怎样理解美国的“行人第一”?
所谓的“行人第一”,更专业的一点叫做“行人优先权”,即路上走的行人是有“优先权”的,因为在中国是没有这个规定的,大多情况下还是人在躲车。而在美国可不是这样,开车的人看到行人一定要慢点开,让行人先走过,就算行人没有走在人行横道上,也应该让他们先走。在十字路口一般会有行人过马路的路线,行人走过你的车不代表司机就可以马上启动车子,一定要等行人到达对面,完全通过马路司机才可以走。所以有时看到前面的车在车前没有人的情况下也没有启动,这时司机行不应该在后面着急按喇叭,这是因为“行人优先权”的规则。
2. 如果行人违规被撞责任在谁?
如果行人违规造成自己被撞的话,当然由行人来承担责任而不怪开车的司机。但如果行人走在人行横道上被撞,那就是开车司机的责任。所以每一个交通意外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美国交通调查员在受理案件时会考察所有的因素来决定是谁的错。
请注意:虽然行人是有优先权的,但这并不代表行人有了"免死金牌",随便怎样过马路都行。比如司机在打电话没有注意到行人,行人觉得自己有优先权也不看车,那很容易被撞到。
这样的通俗的解释也较为容易理解,之后在美国的日子里面也深刻感受到了这样的规则对行人的“友好型”,如下图所示:
这是在旧金山渔人码头(Fisherman's Wharf)所拍摄的,图中右上角的行人在无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处准备横穿马路,图中的红色车主动在斑马线前停下来避让行人,等到行人完全通过才通过路口。值得注意的是,不管行人是不是准备横穿机动车面前的道路,大部分司机都会先停车,再判断。
反观国内的交通状况却并没有这么乐观了:行人常常“躲避“机动车,两者似乎都是处在”你争我抢“的关系之中,即使是在北上广深这样国内的一线城市,因为行人和机动车争抢通过路口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我们还时常能够看到一些机动车主动让行行人的事件作为视频拍摄下来在网上,纷纷获得网友点赞的新闻。而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二节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甚至在一些城市,还有这样的条款:机动车未按照规定礼让行人的,记三分,罚款100元。
既然我国也存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什么在这个方面做的远不及美国好呢?思前想后,我找到了以下三点原因:
1. 美国地广人稀,中国人口众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国内,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堵车现象十分普遍。无论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都想尽早通过路口。如果机动车像美国一样,等待行人完全通过路口再启动,那么通行的的数量和效率将会大大下降。从客观来讲,如果能够在保证行人安全的条件下,合理的利用有限的交通公共资源便能够大大的提高整个交通效率。
2. 美国的基础设施较为发达,高速公路,行人指示灯等设施较为普遍。美国的高速非常发达,几乎每一个街区不远都有高速入口,基本都不收费。这样就促进了在美国开车出行的便利性。相反的除了几个大城市(例如奥克兰和旧金山)和有些城市中心地带以外,行人和红绿灯真是不多,这也就为“行人优先权“的实施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条件。
3. 国人的交通规则意识有待加强提高。除去以上说的客观情况,这样的主观人为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情况之下行人和机动车数量并不是很多,在这时交通规则就需要自觉遵守。
但令人欣喜的是,总体上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交通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出行情况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交通秩序环境也能够像美国一样——有序而又放心。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个人与小组的结合
不得不说,U C Berkeley和国内高校在诸多地方存在不同之处,特别是在教学的体制之中。在国内,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老师(教授)在台上授课,我们在讲台下认真听取的模式。在课堂上,我们奋笔疾书,记录下来老师潜心仔细所备课的内容,一堂课下来,收获满满;在课下,我们更愿意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独自思考,整理的工作上面。整体而言,国内的教学环节中更加注重个人参与情况与完成质量上面,需要小组参与的情况很少或者大多数完成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未能真正的达到小组合作的目的。而老师作业的评判时常会按照正误来区别,有时会给出相应的分数。
同样的,在图书馆,我们也更加喜欢一个人安静的看书和自习。如果遇到了需要小组讨论解决的问题,由于场所的限制,图书馆便不再是一个很好的场所了。
(铁道学院图书馆)
与我们想象中的美国教育情况不同,美国课堂的环境更加的活跃,课后作业也更加多。
在U C Berkeley,我选择了两门课程: academic test preparation 和 business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巧合的是,两门课程是同一位教授Carla——一位来自巴西的中年女士。教授十分和蔼,平易近人,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改进课堂教授内容质量,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咨询她。
课堂上,老师更加喜欢小组分组课堂模式。这种分组是随机的,一节课下来,每一位同学可能会被分2——3次不同的组,每个小组大约4——5名同学。Professor Carla更喜欢用不同的颜色的木棒来进行分组,并把这个称之为counting。通过给定的时间来进行讨论的得到答案,再由老师随意抽取成员来进行回答。这样的课程安排看似不断分组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但不仅增加了上课的乐趣,还使同学之间相互发散思维,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下,老师更喜欢通过邮件来给每一位同学feedback,即作业的评判。内容作业评判的很详细,时常还会以word附件的的形式来发送。
谈到图书馆,不得不说U C Berkeley的更加人性化和便利化。学校一共有三个图书馆,每一个图书馆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其中最大的图书馆标配了最新的iMac 电脑,方便学生进入。图书馆共分为4层,每一层的功能都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层是自习探讨的地方,这样的场所为学生们的讨论提供了便利。我们也不再需要找奶茶店等校外场所。图书馆更是24小时开放,方便了学生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那么,国内大学的教学模式能不能也这样呢?
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相信每一个人的回答都不太相同。以我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国的学生数量众多,而老师相对来说较少。通常情况下,几个行政班级共同上同一门课程,一名老师需要在一堂课面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同学,如果老师再沿用这样的分组,那么所消耗的精力和效率要远远大于所带来的。同理,如果在课下采用一对一的邮件作业回复方式,也是很不现实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方式不好,通过面授的方式,老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当中教会我们更多的知识。在课下,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消化吸收。周而复始,我们能够从这当中形成一套自己知识体系网络。
上面仅仅是众多不同的很小一部分,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也正是这样不同之处以及U C Berkeley严谨的治学态度,吸引着众多的国际学生慕名前去。
提及国际学生,U C Berkeley由许多国际学生组成,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日本,德国,韩国等)。每位同学都很友好,也带着自己国家的特点。例如:有一次新转入的日本小姐姐没有教材,来自北京大学的同学很爽快的借给她去复印。等到第二天在上课时,北大小姐姐的桌子上不仅有她的课本,还多了一些很好吃的零食。之后我和北大小姐姐聊天时,了解到东西是日本小姐姐放上去的,在她们的校园中,这样行为和举动很普遍。也许,小小的校园,也是大大的国家一个缩影。
U C Berkeley的校园氛围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世纪6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越南战争期间由于其学生对于美国政府的抗议而变得全球知名。而1964年在伯克利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 (Free Speech Movement)”更是改变了几代人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伯克利成为了当时美国社会变革的策源地之一。一直到现在,U C Berkeley的自由学术氛围仍然在全美遥遥领先。
还能够清楚的记得,在课堂上,来自中国的学生都很沉默,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意见的很少,professor Carla 给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It’s Berkeley, it’s free. You can talk anything you want. 是的,在这里你可以和任何同学与教授谈论任何感兴趣的话题。我曾经和来自法国的黑人小哥哥谈论到深夜,从法国聊到中国再到美国,从浪漫的巴黎到充满美食的长沙。在此期间,不仅我的口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知识面也扩宽了不少。
除此之外,似乎许多U C Berkeley的人活出了“自我”——他们一直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在校门口前坪处,有为拒绝堕胎而倡议的社团社员,还有为了争取同性恋不再被歧视的讲座,更有每天呼喊呐喊的“勇士”。起初,我并不清楚校门口的大叔每天举着广告牌呼喊着什么,看惯校园外流浪汉聚集的情形,也便不以为然,加快脚步去上课。直到快离开这所学校时,我终于停下脚步,认真听了一次他所说的内容——Stop bombing Iran!
(停止轰炸伊朗,当时美国宣布正式制裁伊朗并威胁可能会轰炸伊朗。)这似乎距离普通民众很遥远,但又那么息息相关。一个人,一个广告牌,日复一日地呐喊,究竟是怎样的信念与毅力促使着他这么做?我不得而至,但是一阵敬意却油然而生。可能,正是这样一群愿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的人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每年大约都会有30——60万人加入美国国籍,这样环境也就使得美国整体的文化环境是开放而且包容的。拿食物来举例,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较为正宗的美食。我咨询了当地的人,他们这么说:All around here are immigrants , they bring their own food, they blending and creating them, and get new food.
现在我在自己的书桌前,敲打着这一个个的字符时,内心依然感概万千。发生的这一切似乎就像在昨天一样那么亲切。自己不仅仅有幸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共同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更重要的是,这次行程的的确确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借用别人的一句话就像:21天的时间,小小的我看到了以前从未看到的大大的世界。是的,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繁华的联合广场,美丽的渔人码头,雄伟的金门大桥,幽静的斯坦福,发达的硅谷等等美的令人惊叹的地方时常在脑海中浮现,U C Berkeley 的严谨而又自由的学术氛围深深吸引着我。由于我的专业是机电国际,工科,所以便拍了一张U C Berkeley 的engineering 大楼的照片设为自己的屏保,将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需要努力。
总体而言,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方面,我们落后美国很多。但是经过此次美国之行,我更加有理由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与奋斗,这些差距会逐渐缩小,甚至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