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s; we learn from reflecting on our experiences." —— John Dewey, 1933
我是爱香港的,从小就爱。因此有幸在2019年被选为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被派遣前往香港城市大学学习,我万分荣幸。回忆起这一年的点点滴滴,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好以散漫的形式,姑且算是记录下这一年的生活。
01 印象
我生于80年代的尾巴,是伴随着90年代的香港强势文化长大的。在我的脑海里,香港似乎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仅是一座城市。港片港剧镜头下闪烁着霓虹灯街景和密布的高层建筑构成了香港在我脑海里一副叫《香港》的印画,画里满都是重庆森林大厦、半山扶梯和旺角的小商铺。其实这个印象是撕裂的,一方面我们都知道香港是一个人均GDP远远高于大陆的超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却满是破落的城市街景。我记得很清楚,2019年8月31日我第一次到达香港,才知道原来魔幻现实主义是存在的。
香港的街景是什么样的?实事求是吧,就是破。除了中环等少数地区,大部分区域的城市建设不如长沙。走在街头,随时有可能滴下来的空调水让人战战兢兢,但街边的租房中介却提醒你,这个滴水的30平米门面是20万港币一个月的租金。
图一:魔幻现实主义香港街景:散发着富贵气息的破旧街道。
02 学习
联合培养的合作单位是香港城市大学,在这里学习了一年,我很喜欢这所学校。学校的学风十分务实,PHD的授课内容也是非常贴近实际科研需求。有一门课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门教方法论的课程,老师从不拿任何教材,也非常热衷于点同学站起来回答看似随意提起的问题。回答上了自不用说,但如果没有答上,免不了善意的嘲笑,弄得同学灰头土脸。可是就是这么一门看似随意的课,却让在写论文时毫无头绪的我跟着老师的“steps”竟一步步写出了第一篇期刊论文。老师没有强行灌输什么,却在论文的每一个节点上都精心准备了应对方式,按照老师教授的正确“打开方式”,一篇论文竟也这样写成了。一门课竟会有这样务实的功效,意外的惊喜。
香港的老师十分注重论文,这与我们大陆是一致的。每次见香港的导师,免不了一番耳提面命“paper,paper,paper”。但在提醒学生“paper”的同时,老师却并不是push着学生去做速成的研究以完成科研任务。老师更注重的是由研究带来的paper,由paper带来的未来的课题。这一点我十分感激我香港的导师,虽然我们的研究方向不十分一致,却给我充分的自由和帮助,让我研究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内容。
如果说要吐槽一点什么,那一定是学校门口长长一串印着各式排名的广告墙一样的走廊通道。“QS排名49,新锐大学全球前五等…”。让人不敢相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在校门口贴满了广告纸,而且这个通道与“又一城”这个著名的商场相连,每次走过竟有一丝丝不真实的感觉,仿佛自己不是在世界一流名校攻读PHD,而是“挖掘技术哪家强。。。”好吧,其实说回来,这也是学校务实的体现,名气可能是虚的,但权威排名确是对学校办学有实实在在帮助的。我能感觉到这其实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让每次大家进校门时,感受到一丝丝压力,并提醒各位共同努力,再创辉煌。
图二: 城大驻“又一城”商场入口,电梯后即为广告走廊。
03 生活
其实我是一个学渣渣,我热爱生活更甚于学术。
香港的生活,首推hiking。不论是外来的“港漂”们,还是香港本地人,在香港都热爱着hiking这一健康的户外活动。在江湖上也不乏各种在狮子山、大屿山等偶遇发哥、张学友等的传闻。放上两张我最爱的麦理浩径吧,这是麦径全十段中的第二段,我已经反反复复穿越过5次了,却一再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期待再下一次的旅程。
其次是香港的“食”。我是湖南人,我一直有着“湖南美食天下第一”的骄傲。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慢慢爱上爱港式茶餐厅和街边的小食店了。刨去香港文化自幼在我心里埋下的“啦杂面”“撒尿牛丸”(出自电影“食神”)等基础,香港的奶茶也是值得品尝的。还有诸如鱼丸、凤爪等等一系列小食,港式餐厅每每让人流连忘返。(回长沙了还想吃)
再就是不可名状香港的文化了。香港文化是什么,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个宏大的命题。但是香港文化却深深烙在在我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从每天早起前往学校,与楼下阿姨的“早晨”开始,到港铁上播报着各种明星的生活琐事。沿途看着世界第一的港式高楼,听着周围人口中夹杂英语的港式粤语。似乎生活在港片港剧中,置身于一帧帧的胶卷内,成为画中人。(酸)
香港生活中,有一点在我们大陆人眼里看来挺“稀奇”。由于香港房价奇高,因此房租也水涨船高。举个例子,我在香港的一个中上水平小区里租了一个不带卫生间的卧室,租金是7000元/月,卧室面积大概6个平方,直观一些描述是睡觉伸腿会碰到墙的尺寸。高企的房租使得香港人普遍住的其实都很紧张。我们常调侃的“千尺豪宅”(注:一平方米约等于9平方尺)其实不过是个普通的三室一厅,还不带阳台。但是在香港,这样的住宅单元市面价却是2000-4000万港币。这样的房价和租金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家的居住环境都不太理想。(我很想吐槽香港的居住条件。)
但是另一方面,香港的其他消费并不高(相对收入来说),比如各路奢侈品牌相比大陆要有明显的折扣。因此常看到居住在各种“當房”(低端住宅)的人们衣冠楚楚,拎着LV、Channel等名牌出入各种高档商场,强化了香港魔幻现实主义的画面。当然这背后的意味不足以深究,但是现象却是直击人心。
图三:麦理浩径第二段
04 港人
作为2019年来到香港的我,修例风波和新冠疫情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谈论这个话题,核心是人。
首先是对待修例风波的态度。香港年轻人中,两极分化严重,优秀的非常优秀,但有一部分很却让人失望。实验室里的香港博士们在做事方面踏踏实实,兼具港人“狮子山”精神拼搏之风,又有港人的“唔使急,最紧要快”高效率的执行力。另一方面,却发现一部分港青们缺乏实践的认知能力,缺乏历史人文知识,缺乏政治思辨能力,所以对事务的看法普遍比较浅薄。
与实验室的香港人接触的时间长了,随着聊天话题的深入,发现这种现象和香港的教育有关。虽然已经回归,但总有那么一些不好的舆论倾向,使得一部分港青们一方面有些排斥大陆的文化。比如,有时我们会和一些来自欧美的同学一起吃饭、交谈。外国的同学们总会说起去过的故宫、长城、泰山、西藏、吃过的四川火锅、北京烤鸭、甚至包括我们长沙的臭豆腐、贵州的茅台酒等,当然还有高铁、共享单车、微信、支付宝这些话题。优秀的香港同学们往往会对祖国的发展充满兴趣(毕竟都是机会),热烈地加入我们的话题,和我们分享对事物的看法。但同时能明显感觉出有一部分香港同学的尴尬,他们秉持着港人的高傲,对祖国发展的了解寥寥。随着大陆经济腾飞,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失去了原来的风光,无论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都乏善可陈,可以感觉到,大陆的高速发展让这些“高傲”的同学们失去了优越感,心里十分失落。
其次是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不得不说,香港人对待新冠肺炎的严防死守的态度值得赞扬。在2003年的“非典”中,香港吃了一个大亏,因此在这次的新冠肺炎处理中十分谨慎。有一个细节是12月份圣诞节后我们从大陆来香港过海关时,即发现香港已经开始实行全面戴口罩,进行温度检测,并在随后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法案进行防疫控制。这样严谨的防疫态度,使得香港在随后一波又一波的输入性病例冲击时,依然屹立不倒,让人肃然起敬。
05 小结
2019-2020年不是平凡的一年,如果这一年在香港,那么更值得回忆。伴随着这一篇杂记的撰写,在香港的点点滴滴逐渐浮上心头。从最初的印象到后来亲身体会的学习、生活,从电视里的港人到身边的香港“本地人”。香港在逐渐变得完整、立体。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周围的人和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姑且算是,毕竟大家都能说普通话),却少了一些文化认同,多了一些疏离感。这样的感受丰富了我的认知,丰满了我的人生,我感恩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