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七月,我来到了昂热,法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在那里,我认识了不同国籍的朋友,品味了不同风味的美食,游览了不同风格的景点……
我度过了一段非凡的时光。
1.只是因为多看了你一眼
所有感官之中,最直观的大概就是眼睛所看到的了。记得当时下飞机给朋友发了一张照片,朋友回了我一句:“一看就是很法国的天空。”
这个月游览了许多景点,看到了和国内不同的建筑风格,也为异国人民对美的感知力与创造力所惊叹。不得不提的有圣米歇尔山,舍农索城堡和香波城堡。
这三个景点都是由语言中心组织大家一起去的,距离昂热也比较近。圣米歇尔山上的修道院是天主教三大圣地之一,这里平时和大陆相连,涨潮时则被海水所环绕,如同一个小岛一样。舍农索城堡是建立在水上的城堡,同时还有一个别名“女人的城堡”,它先后有过六位女主人,它也是继凡尔赛宫之后游客最多的一个景点。香波城堡最著名的可谓是达芬奇设计的双螺旋楼梯,据说当时是为了防止王后和国王的情妇碰面,于是有了这个名流千古的设计。
由于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原因吧,最初游览时我只能从最直观的角度去看一个景点,而对于它们的内在文化一无所知,这也导致我在参观过程中感到很无聊,最多就是走马观花,拍一拍“游客照”留个纪念,实际上并没有收获很多。后来,随着语言中心文化课的开设,我发现有一个大致的文化背景对参观景点有许多助益。我所看到的不再只是干枯的建筑,而是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的故事,有的有趣,有的感人,有的甚至会让你发现自己的影子……
除此之外,最后一个周末抽空去的巴黎二日游也算是圆了我心里的一个梦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卢浮宫、花神咖啡馆……曾经只能从课本、手机、电视上看到的建筑,都真实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带着巴黎四十度的热浪,带着游客的喧嚣,带着街边咖啡店飘出的香气。这就是梦中的巴黎,而今后我还会在梦中再去千百次。
从今以后,也能偶尔对人说起,我挤过巴黎的地铁,上面各种香水味混杂;我漫步过巴黎的街头,繁华却透出宁静惬意;我躺过埃菲尔铁塔前的草地,能看见铁塔的顶端和天空中飞过的鸟;我坐过花神咖啡馆的椅子,那里的千层糕和拿铁简直是绝配……
除了景点之外,七月的法国,国庆节是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非常幸运能够遇上法国国庆,房东带着我们去昂热的Maine河边看了烟花。虽说在中国也看过盛大的烟花场面,橘子洲头的烟花也非常绚丽,但是法国的这场烟花确实令我不由地赞叹。法国人真的是浪漫到骨子里去了,他们放烟花竟然还有BGM!整场下来,真的觉得自己不是看了一场烟花,而是看了一场演出,一场剧目,剧情跌宕起伏,烟花就是主角。
2.舌尖上的法国
作为一名吃货,去法国怎么能错过各种美食呢!我的梦想可就是开一家法式面包店!咳咳,不过现在我以及改变主意了,打算回国开火锅店……为什么?因为法国一天三顿都吃面包!没错,法餐一大特色就是——法棍。不管吃什么,都会有法棍面包。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反正法棍就是对餐桌不离不弃……除了法棍,还有酒和咖啡。房东家的爷爷每次吃饭都会配着酒,红酒和气泡酒大概是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而咖啡主要是早上用于提神。餐后会有甜点,马卡龙、泡芙、派、蛋糕等等。在这边吃饭的最大感受就是一定要留着肚子吃主菜。最开始的一两天基本上前菜沙拉就吃饱了,面对主菜的肉食以及餐后甜点只能有心无力……后来就知道了,沙拉基本只吃一点点。有一天因为天气太热,房东只准备了沙拉,没告诉我们没有主菜,吃完沙拉直接上甜品,我和我的小伙伴当时大概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理解到极致了吧……
我选择的是早晚餐在房东家吃,中餐在语言中心的食堂吃。房东的手艺很不错,基本上把法国的一些特色菜都做给我们吃了。不过其中也有一些接受不了的,比如说boudin猪血香肠,这是法国的一道特色菜,味道虽然不能说难吃,但是确实不太符合亚洲人的口味吧……由于靠近海的原因,法国人的餐桌上还会有很多鱼类,配上各种酱汁,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不一样的舌尖体验。总体来说法餐还是很好吃的,与中国菜很不一样,一开始可能需要时间适应,但是过了这段适应期,会渐渐爱上法餐的美味。
不同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对于初到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来说,食物最能体现差异所在,食物也是最能体现法国文化的一个方面。接触到法餐,在与中餐的对比当中,我更多地了解到了法国。
3.异国思乡音
来到法国,身边的人都说法语,这在无形之中已经给自己造就了一个紧张的环境。以前在国内没有感觉,出国了才知道中文有多么亲切。还记得第一天去语言中心时,随着同学们慢慢集中在大厅内,我虽然也渴望交到外国朋友,但还是更希望能在异国他乡遇到中国人。当时比较有趣的一点就是在亚洲人里区分中国人,一眼看去,真的感觉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都是中国人。
不过出国还是建议多交一些外国朋友,和他们多说外语,这真的是很好的交友体验和锻炼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其实会发现不同国家说法语会有不同的口音,所以其他国家的朋友在说话时不一定能听懂,这对于初到学校的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是总的来说,他们都很友善,也愿意和我们交流、交朋友,所以不要怕,大胆地上前说一句“bonjour”,然后展开你们的友谊吧!
4.谈一谈和学习有关的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说学习了。先简单介绍一下语言中心。它为不同等级的学生安排了不同的课程。我所在的这个等级有语言课、口语课和文化课,其中语言课和口语课基本上是天天都有,课程安排其实挺满的。语言课老师会安排写作、听力、阅读以及口语训练,内容也不只是为了学语言而安排的比较简单的主题,而是生活中一些专业领域的或者是社会上比较热门的话题,比如说超人类主义、女权等等。所以说与国内课堂稍有不同的在于,国内可能更注重于一些语法、单词拼写变位等等,而国外的课堂更注重学生的思考,更注重能从课堂得到启发。不过这种差异可以理解,语法单词是学习一门语言最基础的部分,只有先学好这些才能够更加自如地加以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在课堂之外多加开拓视野,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两种模式有机结合,对于语法的正确运用和思维的开拓一定大有裨益。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课堂上的听力训练。虽然其他模块的训练我也会觉得困难,但是听力我真的可以说完全听不懂。自我总结后归结为两个字——词汇。以前总有老师强调“得词汇者得天下”,当时也只是听听,并没有其他感受与实际行动,总以为又是老师的老生常谈。这次的出国一行,真的让我切切实实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每次听力结束后的校对环节,老师会放出听力原文,当班级中其他同学看完说没问题时,我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原文中有太多不认识的单词。
还有一点,辩论。这可能也是法国的传统。两堂课一场小辩论,三堂课一场大辩论。就在学习完超人类主义之后,老师组织了辩论,那一天我写了日记,如下:“7月17日,une journée très très dure(非常非常艰难的一天):早上两个小时语言课,上来就是一个听力考试,特别难那种,我完全get不到意思,但是班里有很多人水平很高,能做的很好;听完后几乎没有休息,接着一个写作考试,主题是超人类主义,法语是transhumanism,这个单词昨天晚上吃饭时房东都表示不知道......然后上完这个课又是一小时口语课。然后吃饭一个小时。接下来又是两个小时语言课,发材料,看视频没字幕,三十几题都是问答题,关键我听发音能听,但是词汇不知道,所以大部分都不会;同时,他还会叫几个人去辩论,我真的好讨厌辩论,辩论主题还是超人类主义……轮到我的时候先被拉去当了主持人,就说了个开头,后来中间没插过一句话,本来结尾我要总结,之前强撑着去理解双方的话,结果反方想要总结,我又没说话,就静坐了十五分钟,还是朝着老师的方向,真的很尴尬……接着又是十五分钟,我和别人辩论,中间冷场了几次,我的观点就是每次我一说出口还没说完就想一大嘴巴抽死自己那种……”哈哈哈,现在看起来有点搞笑,但是当时真的挺难受的,感觉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所以说在法语学习上要加油呀!
一些欧洲国家的同学由于母语和法语的语系相近,在学习法语上确实会有优势,而中文和法语可以说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中国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过勤能补拙,只要孜孜不倦地用心学习,终究能在法语上获得造诣。
5.交流过程中实际运用的事
这一个月在法国,学到了很多,其中不乏运用法语在实际中做到的事,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也让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第一天下飞机时,在入境前怕自己错过行李,不放心问了工作人员是不是入境再拿行李。当时有些紧张,只说了“先出去”、“然后行李”,工作人员也听懂了,回复了我。这算是第一件记忆比较深刻的事。
第二次是办公交卡,昂热有公交月卡,当时办理时想确定是不是一个月内无论几次都免费,用蹩脚的法语问了工作人员,没用上学过的正确的句法,但是他回答时用了autant de fois que vous voulez,恍然大悟。
回中国时,在戴高乐机场打印登机牌时发现行李限额为零,找到工作人员简单说明了事情原委,说完后她告诉我她听懂了,重新给我打了行李牌,这是第三件事。
一个月内实际运用的当然不只这些,但都能做到让法国人理解。学习语言的一个目的就是能够完成日常的交流。去到法国,在日常处事过程中,发现法国人能听懂,能进行一些简短的交流,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学以致用,这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锻炼。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毫无疑问,这一段经历在我的整个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目前阶段对我来说不可多得的体验,相信它会不断激励着我,让我在学习法语的旅途中有一个心生向往、聊以慰籍的地方。
班级同学在课堂海报边上的大合影
周末到巴黎,和埃菲尔铁塔的合影
学校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可以自由选择报名,这张图是在一个diy工坊,大家一起做了马卡龙和一道菜
这是学校组织的参观巧克力工厂的活动,大家一起观看了巧克力的制作过程,品尝了不同风味的巧克力
口语课的活动,分组围绕主题制作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