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对比
——牛津大学寒假教学体验项目总结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1708班 张锐 120117082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交通技术日益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因此对于各国文化交流比较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一直以来,我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均来自于他人文章,鲜少有亲身体验。所幸今年能够前往英国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牛津进行为时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期间所闻所见,令我获益匪浅,并使我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了更为直观的感知。下面,我将就个人的体会进行简单的论述交流。
关键字:中国 英国 牛津大学 文化差异
一、总述
总体而言,英国(主要指牛津地区)与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有较大的不同,个人认为,其原因在于两国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宗教等),社会体制及当下具体国情有着较为巨大的差异。两国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是客观的,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两国之间应该相互借鉴,彼此取长补短,如此一来,才能共同进步,不断发展。
二、建筑、交通差异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到英国后首先关注的便是英国的建筑与道路情况。总体而言,英国与中国的建筑风格是截然不同的。英国的绝大部分建筑(包括首都伦敦的许多建筑)都保留了中世纪建筑风格,虽然看上去略显老旧,但是其内部装饰都十分精致整洁,房屋稳定性和耐用性甚至抗震性能都十分有保障。尤其是教堂一类的建筑,外观宏伟,内饰精致且十分坚固耐用。这一特点在牛津地区,尤其是牛津市中心内体现的特别明显。牛津市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建筑、街道几乎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动。这当然与当地未经历过战火有着较大的关系,但无可争议的是,英国的建筑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不然绝不会历经千年风雪后依旧挺立如故。
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造成这类不同的原因,并略作总结:
(一)建筑材料与文化习俗不同
英国,或说整个西欧地区,古典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大理石,材料本身强度较好,耐腐蚀性较强。但是在中国,古典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材料本身强度不高且耐腐蚀性较差,很难保留较长时间。材料上的差异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建筑无法保留至今并做长期使用的最重要客观原因。此外,文化习俗的差异也是一大重要因素。在封建时代,每当改朝换代过后,中国新政府喜欢将前朝建筑(主要是皇室建筑)毁灭殆尽以彰显功德,或表示已将前朝痕迹彻底抹去来稳固自己统治。这无疑使得中国古建筑的寿命进一步被缩短。但反观英国,封建时代持续时间不如中国那么长,朝代更替也远没有中国频繁,新王朝统治者也没有将前一王朝建筑彻底毁灭的习惯,有些王朝反而会将前一王朝的建筑加以修缮以作他用。
个人认为,建筑材料与文化习俗的不同是英国地区古典建筑能够得到较完好的保存且仍可继续使用而中国古典建筑存留较少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思路与施工方式不同
英国地区建筑在建设伊始的预算就要普遍高于中国,设计寿命与抗震防灾要求也比中国要高上不少。尽管在建筑总体耗时上英国的建筑项目都要远长于中国,但是依靠先进的施工设备和质量较高的材料,英国的建筑项目使用人力成本低,使用年限长,环保措施较之国内也更为优秀。
举一个例子,由于英国各大城市规划较早,道路并不是十分宽阔,往往只是双向两车道,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道路通行压力较大。但是英国的柏油马路并没有像中国的一般,经常出现大面积的塌陷或破损。当然,部分路段还是会有局部的损坏,需要打“补丁”,即对损坏部分填补沥青,使其恢复平整。英国地区的补丁与原有路面的高度是一致的,除了颜色差异,并无更多明显区别,车辆通过时并不会因为高度差异产生颠簸。这说明英国在进行施工处理时更加注重精细化的处理,细节的修缮更为到位。这一点是中国需要学习的。
(三)具体国情不同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中国的人口分布并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尤为密集,这就使得中国注定无法像英国一样,持续使用人口容纳量较低的古典建筑,而是必须改用人口容纳量更高的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考虑到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政府也无法投入过高的预算或者花费太长的建设时间。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建筑变得越快,越高,越密集。我认为,中国这种超高的施工效率是十分值得英国借鉴学习的。
三、学校、教学差异
牛津大学等历史较为悠久的大学采用的是学院制、小班制。学院是学生进行学习、社交的地方,而具体的教学则由department(科系)具体管理。这与中国是十分不同的,在国内,大学的院系与学院基本上是相互统一的,所谓学院,其实更多的是把相关专业统一组织到一起进行管理的形式罢了。学生在学院内遇到的老师、同学也大都是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不十分有利。英国的学院制使得学生们能够与更多非本专业的优秀教授、学生交流,在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维方式的碰撞中得到提升。另外,学院内拥有多个专业的学生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及学院管理也是大有帮助的。例如,如果学院想要设立一个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组织或机构,学院内的心里专业学生将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如若学院只是同一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聚集,开展类似综合性活动就会少些抓手,多些成本。英国牛津大学的tutor也是我认为可以借鉴的地方。Tutor是学生在自主学习,阅读大量材料后,至多三个人为一组与导师见面展开讨论,甚至辩论的一种教学活动。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开拓思维,并可以极好的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尽管国内院校也在大力推进小班化进程,但是人口基数实在众多,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必然会越来越大。如果国内院校也能采用英国牛津大学的tutor的形式,必定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会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好的因材施教。在项目中听取讲座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中英教育方面的一个重大差别——中国大学阶段的教育应试性仍然明显。中国的教授讲课时更多的还是依据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即使有一定的扩展,也大都是为了引入知识点,教学重心更多的放在如何用知识解决题目而非实际问题,学生们下课后向教授提问的问题也大都是具体题目。但在英国牛津听的这几堂课中,教授们更多的是向我们介绍课本及阅读材料外的东西,提出的问题也是在引导着我们比材料再多想一步。教授们似乎很喜欢听到与阅读材料甚至他们所讲观点不同的疑问。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引导,所谓科研,不都是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起步的嘛?
但相应的,国内院校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将相关专业聚集在一起,院系结合则更有利于学生精研专业,将自己所修专业学的更为深入透彻。
中英两种模式各有千秋,无分优劣,但中国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建设者,实干者,英国模式下似乎更容易产生创新者。
四、饮食、社会差异
最后一点,谈到了饮食与社会差异。我想,这也是最广为所知的差异,但细小的差异中往往体现着最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英国自来水是可以直饮的。水龙头中的水水质颇为清澈,闻起来也并无国内自来水那般明显的氯味。这直接表明了英国在水质净化及水源输送方面做得远优于中国。
当然,在饮食方面,英国的菜式就要远逊于中国了。英国本土菜式数量较少且较为单一,因而英国常常可以看到来自各国的食物。另外,英国人习惯于吃冷食做午餐,这也是较大的文化差异。
与中国人一样,英国人也由独特的餐桌文化。学院内时常会举行formal dinner,即正式晚餐。在此类晚餐中,吃饭是小,交流是大,与中国的酒桌文化颇为类似,只是多了些礼节,少了几分喧闹。
再者,关于英国人的礼节与素质。其实到了牛津旅行一趟,我发现外国居民素质也并非像各类文章吹捧的那般,高出中国那么多,在英国,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其实也是存在的。只是,中国由于人口众多,且分化严重,因此各类不文明现象看起来会非常多。如若仅从比例上来看,中英差距应并不很大。在英国,各条马路两边经常能见到露宿街头的流浪汉,而这种现象在中国是几乎没有的。但从礼仪上讲,英国人确实更为客气,经常使用敬语,排队也更为整齐,几乎没有插队现象。
英国的皇室也一直是舆论的焦点,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君主立宪政体下的英国皇室给英国社会带来了不一样的环境,皇室的存在成为了人们到英国旅游的一大原因。
总而言之,中英两国在多个方面存在着较为巨大的差异。但正如开篇所说,这些差别并无优劣之分,都是适应各国实际环境的产物。两国应该彼此学习,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这一次的游学,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在体验中对比学习,在文化与思维的碰撞中提升自己,真的是获益良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多体验才能不断提高。非常有幸能够参加这次项目,期待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