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游记
邵翊铭
回国已然一周有余,趁着关于这次旅行的印象尚未失真,而一些感想和触动也已渐渐沉淀,我决定落笔对这段时光做一个回顾。
价值观
与其说这是一次求学之旅,不如说是一场文化冲击。我所感触最深的是植根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两种价值观的差异和碰撞。而这种碰撞从踏上英国土地的第一刻就开始了。
“我们唯一的相同点就在于不同“,这句标语展示在机场的迎宾区域,对我而言异常醒目。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乃至整个信奉儒家文化的东亚文明都具有着鲜明的集体主义色彩。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在潜意识中追求一种”和合文化“。“合”意味着求同,因为志同方能道合;“和“意味着存异,因为“同则不继,和实生物”。然而我们追求的毕竟是“同”,“异”则被看作瑕疵和异端。“存异”不过是无法“求同”时的一种妥协。因而我们的文化传统并不是“求异”的文化传统,我们追求主流,寻求共识,不喜欢和主流唱反调。东方的文化传统为社会带来了秩序和稳定。而西方文化则恰恰相反,他们追求差异,推崇个性。这种文化传统带来了包容与活力。
文化传统的差异通过价值观表现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不同于中国,英国是一个移民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在游学期间,我认识了很多不同族裔、不同信仰的本地居民。而令人惊奇的是,族裔、信仰上的差异并没有成为横亘在人们之间的鸿沟,反倒促成了英国人的礼貌和尊重。没有人因为自己的肤色和宗教信仰而受到排挤或歧视。相反,这些在他们看来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根本无需介怀。另外,他们不惮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其所持有的观点并不符合主流。
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最值得借鉴的部分。公民才是公民社会的主导者,由此我们必须具备公民精神,不应满足于一己呢喃,而应敢于以我口说我心。固然,所谓的主流观点代表了共同体的某种价值取向,但与此同时,个体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每一个个体都值得尊重,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都不容侵犯。在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交锋中我们理应寻找一个平衡点。
足球
当然,在英国的见闻不止于此。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自然成为足球拥趸们的圣地。对我而言,这也是一次朝圣之旅。作为阿森纳的坚定支持者,能够亲临伦敦酋长球场感受“美丽足球”无疑就如同梦想成真一般。
酋长球场上张贴着亚当斯、伊恩·赖特、迈克尔·托马斯等枪手名宿的照片,仿佛枪手百年的历史在面前铺展开来。球场外则是亨利大帝的雕像,提醒着我们那梦幻一般不败夺冠的传奇。走进球场整齐的草坪预示着一场大战爆发在即:红魔与枪手。这对红色球衣的宿敌又将献上一场足坛盛宴。遗憾的是,受时间所限,我没能留下来看完这场比赛。但亲临圣地对我而言已经实现了此行的最大愿望。
伦敦的足球氛围十分浓厚。很难想象仅仅是伦敦一个城市就聚集着六所处于顶级联赛的足球俱乐部。遗憾的是我们未能赶上一场伦敦德比,但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狂热的球迷对于俱乐部的热情和支持。
不过谈及足球,最让我们羡慕的是随处可见的足球场地设施。无论是在牛津还是伦敦,球门、球场随处可见。草场也得到了良好而维护。可见足球发展水平与足球基础设施直接相关。对于大力发展足球事业的中国而言,或许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与其花费大量财力引进外援,聘请外国教练,不如加大对于基础设施和青训的投入。让足球的爱好者能够找到场地,让怀着绿茵梦的孩子找到舞台。
礼节
英国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非常注重礼节。无论是餐桌上还是课堂里,甚至是在人行横道上,都有着固定的礼节标准。
在路上行走时,经常会有人错肩而过时道一声sorry或者是excuse me。在餐桌上,不同的菜肴对应着不同的餐具。就连餐具的使用也有着固定的要求。另外,英国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甚至到了分秒必争的程度。这一点我们不仅从赶大巴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同样也在闲逛的过程中窥得一斑。离开前的最后一天上午和朋友在路上闲逛,偶遇一家汉堡店,可刚刚推门进去便被告知本店尚不接待。打听后才了解到该餐厅11点方才营业,此前不接待顾客。于是我们只得作罢。而前一天的下午我们也刚刚经历了同样的事,吃过饭后我本打算和朋友去买纪念品,然而刚找到一家点便被拒之门外,理由是超过营业时间(实际上仅仅超过2分钟)。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可见一斑。
建筑
英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这点在建筑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不同于美国,英国的城市中很少有摩天大楼式的建筑。恰恰相反,城市中的建筑高度是被严格限制的。一个城市中往往有一座地标性的塔楼式建筑,这类建筑往往是历史遗存。而市政部门则十分注重此类建筑的维护,并规定市内的建筑高度必须低于该地标建筑。因而在英国的市镇内,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较为低矮的传统建筑群。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一睹英国的历史风貌。漫步于英国街头,仿佛时光静止,庄严肃穆的教堂、安静耸立的图书馆、矗立不倒的塔楼······古典时期的市容市貌似乎只是更换了现代化的外衣,而其风貌和神韵仍然通过这些建筑以及慢节奏的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谈及城市建设时,我们总是会吐槽国内城市建设千篇一律,缺乏城市特点。但仔细思考,我们又何尝不是有着绵延千年的历史。可为什么这些历史没能转化为外显的内容成为城市的标签呢?在我看来,我们不应简单地将城市建设的单调归咎于市政部门。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对于城市的历史和由来又能了解多少呢?城市建设只是结果,而非原因。中国所经历的社会转型远比英国要更激烈、更具有冲击性。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文化被工业文明冲击的七零八落。而不同于西方国家经历了两百余年工业革命的积淀,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仅仅通过不足百年的时间实现的。因此在此期间,农业社会的文化遗存势必受到更为剧烈的冲击。如五四、文革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以及我们所见证的城市扩张的传统村落的破坏。城市建设的单调其实意味着我们不知道将城市往哪个方向塑造,这其中折射出一种文化空虚——丢掉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基因,寄希望于学习现代文明,却发现移植过来的内容和本土文化根基水土不服。不过可喜的是,城市建设者们已经意识到了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博物馆的建设、文化遗产的探寻与保护甚至反征地拆迁维权运动的兴起都是公民社会主体城市文化意识觉醒的标志。只是,能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找回属于每个城市的文化根基,依旧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总结
英伦之旅对我而言是一次寻找参考系的探索之旅。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境。毕竟总将自己锁在同一个区域里,人就会变的内卷化,个人的发展也会停滞。而此次旅行对我而言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探寻那些未知的新鲜事物,同时以为我已经具有的认识提供一个参照,将固有认识和所见所闻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
从我个人而言,对于英国有着复杂的情感。首先是好奇,印象中的英国绅士总是文质彬彬而夹带冷幽默的。现实又是如何呢?其次是戒备,英国在我的原有印象中是一个保守的国度,那么他们对于中国人的看法是否也是保守而停滞的呢?另外英国的殖民历史使得我不由得对于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抱有几分负面情感,他们是否是一种伪善和惺惺作态呢?最后是向往,为什么一个偏远的岛国能够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能够成为世界的主导者?他们又因何而崛起呢?
正是带着这样的复杂情感,我来到英国,开启了这段令人难忘的旅程。于是,在感受着文化冲突的过程中,我渐渐加深了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同时也为我所关注的一些国内问题找到了参照和坐标。
因此我也十分感谢带给我这次游学经历的交流项目及负责人员,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愿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