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贺那儿的一两事
姬鸿博
大多数的中国人,特别是现如今即将接管中国未来的这一代年轻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都是有着复杂情感的。因为像我们这一代人,既没有老一辈那样对历史纠葛的深切体会,也不能作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一般飘飘然地就替先辈释了然,正正好就卡在中间这不上不下的位置。
就我个人来说,饱含日本文化元素的种种作品自童年的那个时代开始,就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磨时间的好伙伴。这种喜爱算是伴随全球化发展文化交流的必然,也是大部分上一代长辈们所不能理解的。直到今天,除开各方面暂且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完全可以认为日本在对于自身民族相关文化的输出方面依旧属于世界一流水平。远在西欧各国的孩童们自幼便能被日本文化所深深吸引,更别说同在东亚且身为近邻的中国少年们了。从低龄向的特摄剧集“奥特曼”,到各种想象丰富的卡通动漫,再到能连着电视机玩耍的插卡游戏机,和一直在奔波于拯救公主的马里奥。当某些东西一旦和一段美好的回忆挂钩,便很难再生出抵触之情。再加上如今的日本文化主干部分要是追根溯源的话,都源自或演变自曾经中华的盛唐文明,那种奇妙的异国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相似性和亲和力,便是十几年来我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兴趣源头了。
所以在了解到有赴日本交换学习的项目时,没有太多犹豫就做了决定。不仅是因为自身专业原因想更深入交流,也想亲眼见识一下那算不上辽阔的版图中,究竟是什么在散发着吸引力。
关于学与用的那些事
曾经在节假日旅游时,造访过其他亚洲国家,但像日本这样属于发达国家行列的地方还是第一次踏足。由于航班赶上了不凑巧的台风天气,不得已被迫推迟了数天。以致当我们抵达关西国际机场时早已错失了滋贺校方的校车接机服务,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穿过半个关西到达学校。关西机场坐落于大阪,也就是日本关西地区的中心城市。自从下了飞机就有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怪异感觉,明明约莫三个钟头还是熟悉的土地,三个钟头后身边便被那些曾经动漫和教科书里才出现的字符所包围。和国内没什么两样的设施,大同小异的广告牌,在这些熟悉又陌生的日文的作用下,充满了新奇感。
在日本的较大规模城市中,大型的公共设施基本都配备得有多语种的广播,所以即便有着第一次独自去到异国的紧张和怪异感,但在发音还不算太僵硬的中文广播和自身日语词汇积累的指引下,还算是顺利找到了办理入关的地方,但并不是光靠只会认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正因如此,我很快就发现开口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轻松。
总是说,学不难,但学了以后还能用得好,便要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了。在平日里的课堂上,自我感觉日语水平还算过关的自己,到了四处充斥着正宗日语的环境中便被紧张和不自信打乱了阵脚。顺利地表述自己的想法都变成了一个十分困难的难题,只能像挤牙膏般的蹦出来简单的词汇。而且即便是简单地表达时,脑子里尽是塞满了些稀奇古怪的担忧和念头:“发音不标准会不会被嘲笑呀”、“我说的这句话会不会哪里有问题,他/她只是不好意思告诉我”以及“要是听出我是外国人会不会被坑”等种种可以说是杞人忧天的懦弱想法,导致最开始的沟通都是侥幸靠着机场的工作人员还会说一些并不流畅的中文。即便有一个同行的同学陪伴,也依旧有着些许的忐忑不安。
事实证明,在应用自己的所学时,特别是外语方面是不需要有多余的念头和担心的。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便不难理解,当一个外国人站在自己面前用并不流利的中文组织语言时,往往作为母语者都是抱着鼓励的态度而并不是嘲笑。反而自信和流畅度能成为表达的加分项,而且能减轻对方的理解负担。
在日本这边的学校里,我也遇到了很多学习中文的日本同学,基于中文中有许多日语中没有的发音,以及中文在世界范围中独有的特殊拼写方式,导致对于大多数日本学生来说最难的部分便是发音了。不得不说看见有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多的学生在学习中文,并且被折磨得水深火热时,心里不由得有些自豪和得意。在与他们互相指导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地开始掌握了口语的技巧。通常是他们解答我的日语问题,而我则指导他们中文的疑难。在无数次日常开口表达的练习后,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诀窍只有一个字“敢”。
不知是不是因为在前十几年学习必考科目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突出了阅读和写作能力,听和说在以高考为大背景下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对于正常完成高中学业的越说来说,若是没有特地的去有意练习过,那么口语则是语言学习这个水桶的短板部分了。日后在学习其他语言时也是会在阅读、写作以及做题上有着许许多多的诀窍和技巧,知道该怎样能更加轻松的掌握,也能轻车熟路地摸清条条捷径。但一但涉及口语方面却依旧像个懵懂的孩童一般,有的只是一张空白干净的白纸。
所以在意识到自己存在的这些表达问题后,我开始试着主动接触本地的日本人,把每一次聊天都当做一次难得的外教一对一练习,也尽量参与并利用所知道的一切社交活动来提升自己。与“说”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还有聆听。学会如何有意识地听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外语学习,光是流利还不足够,如何像本地人一样说一口地道的外语,是大多数外语学习者一直以来的目标,也是困扰许久、纠结不已的问题。为此,我在选课时特意去选修了关于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知识课,其中也有提到,听与模仿是学习一门语言中最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听的过程中,暗自思考对方是怎样自然地将自己的词汇串联成一句话,观察在哪些场合应该用哪些固定词组来,然后将这些小且细的点加以记忆和练习,把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也有许多同学在留学时,对自己的语言水平没有刻意的过高要求,认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自己说的话只要对方能够听懂就足够了。起初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说到为什么会突然发现口语的重要性,其实也和见识到了许多其他国家来的日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后有关系。因为,通过许多日语掌握得并不优秀的别人,可以像照镜子一样间接地反映出一些自己身上的问题。一场紧张、不流畅且支支吾吾的发表不会给人留下太多的好印象,作为听众总会有意无意地偏好选择倾听更加自信且清晰的表达,即便是说的一方用错词汇等小失误也瑕不掩瑜,并不会影响最终带来的效果。所以,只要一旦在开口时有所顾虑,即便自身的单词储备量再怎么庞大,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它们利用起来,反而过多过杂的词汇量会使表达事倍功半。
认识到问题后,如何解决也是有讲究的。在地道的日本人面前,不论日语说的如何,如果有意问一下他们如何评价我们这些外国人的日语,得到的回答肯定都是“上手”,意思就是正面的肯定评价。这样一来便很难从对方身上得到反馈,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是流畅自然,还是或许只是对方客气的回答。除非真的有那么一两位关系不错到说话不用刻意讲究的日本好友,以类似研究学术的角度切入问题,那说不定才能得到较为真实的反馈。如果有人留意的话,可能会注意到我常常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嘀嘀咕咕地自言自语。其实是在设置语境通过不断的练习来熟悉各种情况下要使用的句子。
关于刻板印象那些事
刚踏入日本,在众多本地的风土人情中率先体验的便是交通工具了。
日本的交通方式虽说也是就海陆空三线,这么一看和国内大同小异,但细说来,又是完全不同的体系。特别是作为在日本的主要出行方式,陆上轨道交通——电车,形式是火车的形式,但作用实际与国内的公交车不相上下,在日本出行上学、工作都主要依靠电车出行。不像国内只在出远门时会选择乘坐火车,日本的电车可以算是除了地铁外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了。
如果说从一节车厢,就能看出这个国家大致特质的话,我是不会否认的。在这里,有西装革履神色匆匆的上班族,也有三两结伴低头不语的制服学生,更多的是严肃板着脸的老年人们。车厢里静悄悄的,与中国较为热闹的氛围截然不同,多数日本人的性格也和中国人大方热情的性格正相反,几乎看不见有人能在车厢里聊天聊得热火朝天。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同学可能一开始会不习惯这种接近压抑的安静环境,甚至也被感染着,说话小心翼翼到不敢喘大气。
这里的人们似乎注重私人空间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程度,生怕自己无意中侵犯到他人的私人空间,一旦有一丝越界便马上点头哈腰的道歉,当然,他们自己也很不希望受到别人的打扰。这一点还可以从口罩普遍在日本很受欢迎看出,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的可能会以为最近是有什么严重的流感,毕竟满大街不论男女老少,不管是什么季节,很容易看到各个场所的人们随时都带着口罩。一是可能真的是春季流感、过敏等多发时期,防范病毒或以免传染他人。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口罩的阻挡下,可以起到一定上的隔离外界的心理作用,就仿佛和抱着双手一样的防卫性动作一样,主观上是在回避与外界的往来的,有研究发现带上口罩可以一定程度地增加安全感。
在国内接触的网络上所宣传的日本,和实际自己亲自感受到的日本,有些许不同。不得不感叹在这个信息繁多网络纵横的时代,凡事不能尽信。日本民众的形象在营销号和各大平台的宣扬下,悄无声息地套牢了敬业工匠和极其得文明礼貌等标签。
的确在日本,道歉鞠躬和感谢是十分日常的小事。迎面走来的两人恰巧往同一方向闪避都会互相微微点头,道个歉。但在与滋贺认识的中国人前辈聊到日本人的礼貌和拘束时,得知了一个很新奇的观点。他们是滋贺县立大学的学部生,也就是常说的本科生,并不是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这里的,且都在日本居住了数年以上。从他们的口中,有另外一种解释。大多数日本人的客气和礼貌可能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一旦有一个结伴的人越过了某条界限,那么剩下的这一伙儿人便都跳出了条条框框的约束。再结合了一下我个人的经历,不禁又被这种说法说服了一些。学校的图书馆是我主要驻扎的地方,每次从一个人都没有的上课时间一去坐下,看过了人来人往,再到一个人都没有的放学时间悄然离开。通常情况下,馆内的人们都安安静静地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但要是有几个互相比较熟络的人坐在一起时,就不一样了。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和平时那严苛的自律形象判若两人,最初见到这种情况还蛮疑惑的,久了便也才意识到再接触所有形形色色的各个国家的人时,总是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本应是某个样子。
同时,我们自己对自己国人的身份也多少受了些深入人心的刻板印象影响,因为网络总是对中国游客不文明现象的大作文章,以致最开始行事四处小心谨慎,生怕一个不小心留给别人看低了,毕竟出行在外,个人身份就不仅仅局限于个体了,而是时刻代表着自己国家的形象。但时间一久也便会发现,没有哪个国家的民众一定都是某种特定表现,遇到的国人也大多都友善且有礼,而即使在秩序井然的日本,也有闯红灯的现象和公共场合肆意喧哗的人存在。我不得不思考,认识新事物前最好不要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对待每一个不同文化的人不应不公平地就预先贴上些真伪不知的标签,否则自己的判断便会变得有失偏颇。
在留学的期间认识了几位来自台湾的同学,也算保持着较为友好和亲近的关系。在无意的闲聊中总会留意到他们似乎都对来自大陆的我们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奇怪的误解。可能是接受的观念和宣传不同,不可避免地就让坐在一起交谈的两方获取到了有差异的信息。可以理解,但实际在交谈过程中突然遇到信息的断层,或者遇到某些尴尬的认知总会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的确,来自台湾的他们也都很友善,但某些话语还是总是会让人不自禁地感到一丝不适。这是一个好友告诉我们的:平日里懒于下厨做菜时偶尔会煮碗面,以面代饭,稍有些讲究的人可能会顺便烫几片菜叶,就这样便可以心满意足地解决一顿了,但某次吃面正酣时被路过客厅的台湾室友撞见了,“你们是不是吃不起肉呀”,就连夹面的手被这么一问都愣了一下。不由得联想到前几年风靡网络的台湾综艺名句“大陆吃不起茶叶蛋”,当现实中被问到这种奇怪的问题,还真一时半会儿不知如何回答,只得尴尬地笑笑任它去了。说到底,个人认为我们在遇到这一类似问题时缺乏经验,总是找不到一个得体的解决方式解开误会,这种情况总是指向两个结局,一是不去纠正任由误会继续下去,二是主动去纠正对方的观念。但身为留学生的我们大多都是选择第二条路,毕竟许多人都抱着出门在外能避免的可能引起矛盾的因素,就尽量以回避为主。
当然,不是所有的交往都会伴随着尴尬。我也遇到了许许多多友善且跳出刻板印象的人们。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才会发现,与一个人的交往是与那个个体发生的精神互动,与来自哪个国家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只有当不问出身,没有成见地真诚待人时,才会体会到社交的魅力。
最值得感谢的收获
当真正地放开自己,才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在对待任何新事物时要总是去包容,去理解。想与另一个文化建立联系,首先要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珍惜并不长的留学时间才会不留遗憾。世界正是因为有着多彩的差异,才会变得如此迷人。我结识了许多不同文化的好友,有些即便语言交流不大顺畅,但依旧保持着要好的关系。甚至,还与其中的一位法国人相约若是到中国来看看一定要通知我。我还见证了不同文化相遇的火花,有来自相距甚远国家的两人在此坠入爱河。感谢这次难得的机会,能让我有机会和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各个角落,原本根本不可能相遇的人们建立联系,也能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拥有不同思维模式的个体在一起到底能产生何种反应。
稍有些出乎意料地,这次交流体验最具收获感的貌似不再只是书本中的学术性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