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一晃恍如一日,似乎在一觉前我才踏上这片领土,回家后的每次醒来都误以为自己还在纽约。临别之际,小伙伴叹息道:“感觉在纽约的日子才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成为了真正的New Yorker.
关于学习
头天晚上抵达JFK,稍作休息整理,第二天就开始去学校上课了。听说前几次来的同学都是在Queens主校区上课,住在Flushing,下课后再赶去Manhattan游玩。而我们这次直接在Manhatt 校区上课,游玩就方便了许多,住在Queens和长岛交界的Manhasset,周边是富人区,不热闹,但基础设施配备还是完善的。每天上放学由Larry和Raymond两位老师开车接送。星期一到星期四早上上课,每天三小时,下午就在曼哈顿游玩。
第一天的任务是一个小测验,然后会给每个人制作一张St’John University校园卡。做卡的大叔很热心,会给你拍照到你满意为止。凭校园卡去许多博物馆或者商店都有折扣。
(校园卡照片)
接下来三周的上课的内容与项目介绍一致,topic有关于如何在纽约地铁生存、公共艺术、美国宪法修正、美国国民运动(足球和棒球)和衍生出来的一些习语、美国梦、美国三权分立和党派等,旨在为了让我们更了解纽约,了解美国。可以说,之前的我都是片面的站在自己国家立场上去看待美国、审视美国,这次的课堂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去对待一些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该怎样准备托福雅思、如何择校、怎样写CV,PS等等,受益颇多。
课程由Eugenie Smiddy一人讲授,她是地道的纽约人,口音很纯正,耐心负责。起初她语速很慢,为了给我们一个适应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语速也逐渐加快。也有其他的一些招生办的老师来做presentation,告诉我们美国研究生申请需要的、一些奖学金的申请,以及找工作的途径。美国人更喜欢自信勇敢大方的人,告诉我们要自信勇敢地去咨询、迈出真正的那一步。
平时也会有一些小quiz和task,要写两篇newsletter关于自己所见所闻的,最后会有一个presentation。Eugenie会给每个人仔细修改,从她的修改中我从语法、用词、逻辑的方面的缺陷,深感自己语言功底的不足。
课堂并不像是lecture一样听就可以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多的。课堂过程中有非常多的pair work or group discuss,也有让你自己表达想法的环节。课堂也从某种程度上强迫着我去说,我向来是习惯于输入不喜欢输出,总是纠结于细枝末节的发音、选词、句式、语法等等,但我逐渐地发现在交谈中,相比起来更重要的还是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想法。
(课堂瞬间)
课堂里我最喜欢的环节是small talk了,是每周都有4个native speakers来到教室里,跟我们小组进行交流,每次一个小时。第一次跟我交流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New Yorker,她一看到我的装扮就非常激动地告诉我“You are so trendy!”,然后热情地给我推荐了许多纽约的时装艺术展和博物馆。除了这些和简单的自我介绍以外,我们还谈论了美国的一些风土人情,一些纽约的好与不好,以及美国与中国各方面发展的不同之处。其他三位也都与我交谈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交流方式,有一个韩裔小姐姐就着重于强迫我们表达,用游戏和轻松互动的方式,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一些景点啊人物啊之类的。德克萨斯的老太太跟我们谈论了美国东西部的地域文化和差异,我们也跟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新泽西的女士跟我们着重讨论了很多很多美国的宪法修正议案,表达了我们的看法是更偏向于democratic还是republic。
印象很深的是,我们讨论到是否要废除死刑时展开了辩论,我和孔文佳表示不应该,人们需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梁辰说:“应该呀,因为死了太便宜他们了,应该让他们无期徒刑折磨他们。直接死刑有一定几率会误杀无辜。”她很赞同梁辰的观点,但是对废除死刑这条议案也拿不定主意。我就冷不零丁冒出了一句:“古话有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并且中国有句古话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小孔在一旁狠狠地点了点头。“You two are tough girl, I love these two!”她瞪大了双眼对着小梁说到,还不忘赞许地点点脑袋。
总的来说这次的课堂我很适应,平时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的专业课也大多是这样的形式,我很满意Eugenie的授课风格和水平,也非常感谢她让我了解了许多我不曾知道的东西。
关于纽约
纽约是美国的心脏,更掌握着世界的脉搏。她扎根于美国的文化,吸收了外来的精华,融合沉淀,散发着自己独有的魅力。我曾在伦敦眼上鸟瞰全城,在巴黎的小巷自由穿梭,在东京的街头疯狂奔跑,却没有哪个地方能像纽约一样,能让我嫌弃得要命,又喜欢得打紧。
上第一堂课时,Eugenie就问我们对纽约以及纽约人的印象。我们说,莫非就是繁华的大都市、直耸云霄的高楼、行色匆匆走路带风的businessman、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店,以及纽约我们心里,是比北京还严重的,在钢筋水泥的桎梏下,在拥堵的人潮与车流里,让人喘不过气的压力与冷漠。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初到纽约,我们就被traffic jam狠狠摆了一道,半小时的路程能开一个半小时,再经过后来每天必上学堵的洗礼,我们明白了纽约是不可能不堵车的。
纽约的地铁才是真正让人失望。破旧的地下钢架结构、没有制冷系统的闷热车站、没有任何措施的站台与铁轨、上个世纪的铁皮的车厢、含混不清的广播、错综复杂的线路。老师介绍说,纽约的地铁是18世纪末建成的,所以缺少制冷制热的功能,30度的纽约,让人感觉走进的不是地铁站,是桑拿房!并且美国人就喜欢把一件东西修得结结实实用很多年,万不得已了才会更换,有些列车甚至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传下来的,让人瞬间觉得自己穿越到了上个世纪。
纽约的街道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干净整洁,相反,很多街道都在施工中,路面也不是那么干净整洁,曼哈顿也没有每条街都是高楼林立,有些街区还是保留了早些时候的建筑,楼道狭窄所以在建筑外加了楼梯而皇后区就给我感觉是地地道道的郊区了。纽约没有那么多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有趣的是,在大街上、地铁上、商店里,我们感觉大约三分之一的都是亚裔、三分之一的是非裔或者拉丁裔,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是白皮肤的人。并且在纽约,我们耳边萦绕的不只是英语,我感觉更多的是西班牙语,还掺杂着一些法语粤语等等。我们不禁感叹道,这是一个多么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啊!在课堂上Eugenie为了让我们更了解曼哈顿的情况,教了我们一些街区的名字,特意让我们上房屋中介网查询了其中一些地方的位置、历史、房价、饮食等等,我们发现downtown和第五大道的街区就明显的比uptown的繁华很多。
星期一到四的下午我们就到纽约的各个角落参观,第一站就是华尔街了。华尔街颠覆了我的一贯认识:在大众心中一直是纽约business的象征,但现在实际上已经不是了。华尔街的标志大铜牛也不是放在华尔街的,被挪到了隔壁的一条街头。
我们一起参观了Times Square,一起登上了Empire Building,一起漫步在哥大的校园,一起在Flushing大快朵颐,一起在Long Island晒着太阳,一起在Central Park乘乘凉,一起在King Kullon冻得瑟瑟发抖……
(Times Square)
纽约也给我留下了许多遗憾,遗憾没有机会去百老汇看看歌剧,本来打算去的,但是越拖到后面愿意一起去看的人就越少,就干脆算了。纽约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因为行程安排以及时间的原因,我只打卡了最重要的几个博物馆:印第安人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
其中我最喜欢的博物馆就是现代艺术艺术博物馆了,是在第一个自由活动日的时候溜去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目前已拥有馆藏超过15万件个人作品、2万多部电影以及4百万幅电影剧照。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艺术收藏馆之一,不仅存有很多杰出的现代艺术作品,更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世界名作。
(MoMA摆拍)
MoMA是我对我每一位问过我的朋友都推荐的博物馆,因为里面有很多绝对不可错过的经典名作,比如梵高的梵高的《星空》。梵高一直一直是我最崇拜最喜欢的画家。《星夜》是梵高在割下自己耳朵之后住进精神病院时期创作的,因此世人普遍认为这是梵高想象出来的美妙情景,可是,这时期的梵高,事实上却创作了150多幅作品,精神病人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和心情吗?也许天才和疯子,本来就仅有一线之隔。当我真实地伫立在《星夜》面前,离他仅有半米的距离时,第一次,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地感受到梵高浓烈的创作激情和对世界的感受。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梵高厚重的笔触,在画布上宛如浮雕一般凹凸、叠加;用色大胆,色彩的层次感非常丰富,不同层次强度的蓝、黄、白、黑激烈地碰撞,又柔和地融合在一起。看到真品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为什么梵高是当之无愧的最杰出的画家,我才知道躺在各种艺术介绍杂志里的《星夜》照片只是照片而已,而实物才是真正的活着的灵魂,每一笔都是那么的鲜活。
(《星夜》)
里面还有莫奈的《睡莲(一)》。莫奈的用笔都比较粗旷,喜欢表现景色在光影下迷迷蒙蒙似真似幻的景象。渐入晚年,莫奈的身体状况不再允许他四处取景作画。莫奈在1883年拖家带口搬去了巴黎北部的农村吉维尼,这小地方当年只有279个居民。他拿22000法郎买了一个大宅子,然后就开始心花怒放地栽花种地。从那以后,这片小天地就几乎成了难以远行的莫奈的全部世界。每天每天,莫奈就坐在他的小天地前面,看着一池睡莲,感受着睡莲在晨昏日暮不同时刻的样子,花费经年累月去捕捉睡莲和池水在不同的光影效果下的美丽和迷幻。莫奈一生画的睡莲作品有数十幅之多,很多都属于组画,所谓“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区分它们的,仅仅只是大师对光与色的瞬间捕捉。1918年,René Gimpel拜访莫奈的工作室,他回忆道:“我们面对着一个奇怪的艺术奇观:二十多张画一张挨一张地围成一个圆圈,我们则置身其中。所有作品都有差不多一米八宽,一米二高。画面上画的全是水面和睡莲,光和天空。在这水天相接的画面中,我难以分辨该从哪张画开始看,或是到哪里算结束。那感觉像是看到了混沌初分的一刻,是如此神秘、富有诗意、如此美妙得不真实。”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马蒂斯的《舞蹈》了。《舞蹈》是“野兽派”核心画家马蒂斯创作于1910 年的一幅布面油画,是色彩和线条在画布上最完美的一次结合。这个舞蹈的原型是马蒂斯在海滩边看过一种叫“沙达那”的沙滩圆圈舞,他记住了舞蹈的动感和旋律,在创作时像是把舞蹈放了进去,使得画面热烈奔放。整个画面中流淌的线条所产生的空间感让舞者有了自由舞蹈的姿态,展现着原始的生命,表现出了五个舞者相互协作的群舞的一致性;质朴简单的色块搭配让“野兽派”画作更为干净的同时,也凸显了舞蹈本身的流动性和朴实的生命激情和活力。正是这流畅的线条和干净的色块搭配,让马蒂斯的《舞蹈》真正舞蹈起来。
有机会的话我还想逛遍纽约的博物馆和艺术展。
我们还打卡了许多纽约的美食,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所以这趟行程的恩格尔系数也特别高。我们去了Lady M,去了我心心念念的西班牙餐厅Boqueta, 让New Yorker赞不绝口的早茶Tim hon yum,去了纽约唯一一家米其林牛排Peter Luger,当然也吃了Shake shack,Ihop等等。除了长时间没吃到蔬菜很难受(我接受不了蔬菜沙拉),其他都很满意。
(Lady M)
纽约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所有黑人都对中国人特别特别友好。我们在坐游船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坐在我和小梁旁边的黑人主动搭话问起我们是不是中国人,夸我们“You guys are funny.”,然后问我们从哪来呀到哪去呀,然后说他们一家是从刚果来美国度假的,十分的热情,在临别之际还要跟我们俩握手。以及我们后面要去的帝国大厦,安检的大叔指着我们的包问我们这个东西用中文怎么说。进楼的时候我跟小梁还还扭扭捏捏的,走在大家背后才敢悄悄牵手,有人一回头就马上撒手生怕被看到。上Empire Building的时候我俩是最后走进电梯的,一进去就赶紧撒了手。指引我们进去的黑人保安大叔就走了进来,说等等,还有一件事没做好,我还纳闷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然后他左抓起小梁的手,右手再牵上我的手放在他手里,说That’s nice,才出去让电梯走。
关于旅行
周四下午的游览结束后,我们就会踏上前往其他城市的征程。第一周的目的地是费城和华盛顿。短途旅行的魅力在于车上的人会一起谈天说地,一起探讨时事政治、娱乐八卦,也会互相分享喜欢的歌。费城参观了铸币厂后去了自由钟,然后去吃了一种奇特的pizza叫flat,真的很大很薄也很美味。停留时间很短,我们随后就继续驱车前往华盛顿。
(Flat)
华盛顿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祥和之感,建筑物都矮矮的只有几层,绿化面积充足,街道干净整洁安安静静,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总有慢跑健身的人,也有牵狗散步的人,这就是他与北京的区别吧,作为首府保留了庄严与苏静,少了繁华与喧嚣,同行伙伴还幻想,若有机会一定要在华盛顿买套房,过上参议员的生活。
除了参观华盛顿的历史古迹,我们还去了航空航天博物馆,整个展馆根据时间已经研究顺序分为了航空和航天两个区域。很有趣的是里面展出了许多冷战时期苏联的航空器。在这数十米高、上千平米的大厅里,展品摆放在地面上、悬挂在半空中,琳琅满目、先声夺人,给观众拉开震撼的第一幕。
大厅里有高高耸立的美国潘兴 II(Pershing II) 和苏联的 SS-20导弹,这是消除核军备控制的第一个国际条约——《美-苏中程和短程核力量条约》(INF条约)签署后控制的武器。还有首次实现美国人航天梦的水星友谊7号(Mercury Friendship 7、单人太空船飞行)、双子座四号(Gemini IV、双人太空船飞行)、阿波罗登月舱和维京火星登陆器(Viking Lander);世界上第一架私人投资建造的载人航天飞船“宇宙飞船1号”;翼长33米的世界上第一架实现载人不着陆加油环球飞行的旅行者号(Rutan Model 76 Voyager)飞机。此外,一层的“翱翔美国”和“太空竞赛”两个展厅也是博物馆推荐在时间不多的情况下要参观的展厅。前者可以了解飞机发明、发展过程,参观老式客机、到波音747大型喷气式客机机头走一遭。后者可以看到美、苏为争当太空“第一”而开展的竞争,美国和前苏联的各种太空飞行器。
第二周我们去了波士顿。波士顿坐拥众多名校,我们参观了MIT、哈佛,感受到了严肃却又活跃的学术氛围,据介绍,哈佛是十分欢迎国际学生的,所以国际学生的比例也特别高,毕业生的薪酬是平均美国大学生毕业薪酬的3倍,以及哈佛的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金额项目的奖学金。逛完后我们在波士顿街头走了走,品尝了波士顿龙虾。
第二天去了列克星敦后又去了耶鲁。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耶鲁了,校园建筑十分漂亮、校园面积也很大,我甚至开始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到耶鲁继续深造……
周天一天,我们在奥特莱斯开启了血拼买买买模式,天气十分炎热,痛并快乐着。
这趟旅行的目的,对我而言是为了更加了解美国文化,了解美国生活和美国的高校,然后决定是否要把美国纳入将来研究生留学的国家。我想我已经对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有一段了解了(至少美东海岸),也对美国的高校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我希望这趟旅行在给我这些认识的同时,也能让我继续努力、不断进步,为研究生的申请增添一份激情与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