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北京人在纽约》
一、初见纽约与华尔街之行
十三个小时的飞行让人格外疲倦,但看到纽约这座不夜城璀璨的灯火时大家都很开心,二十二日深夜飞机降落在了纽约肯尼迪机场,我们一行人拖着行李见到了来接我们的Larry和Raymond――两位热情又和蔼的老师。我们跨越了万里来到大洋彼岸,开启了令人难忘的美国之旅。
周一清晨我们在餐厅见到了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三位小伙伴,互相打过招呼后便到宾馆周围探索,因为远离闹市区,空气很好,很安静,还找到了一家很大的超市(King kullan),美国的超市有非常多的加工食品,微波炉是非常重要的烹饪工具,而在中国人们大多还是选择自己做饭,虽然有些麻烦但要健康很多。之后Larry和Raymond开车来接我们上课,路上很堵,看来堵车是个世界性难题。纽约并不像其它大城市那样干净整洁,沿途的楼宇高低错落,有看起来非常高端的写字楼,也有破败的满是涂鸦的居民房。穿过曼哈顿曲折的街巷,我们来到了目的地。
圣约翰大学位于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学校不大但设施齐全,环境非常好,给我们上课的Eugenie是位平易近人的老师,我们将与她度过三周愉快的学习生活。第一天我们进行了考试之后便回去休息了。我们的旅程从第二天正式开始。第二天的课程让我印象深刻,这是第一次正式上课,Genie为我们介绍了一些纽约的历史文化,区域划分,还教我们如何选乘地铁,虽然纽约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城市但我却惊讶的发现我对纽约的了解并不多,对她的了解只来源于那些电影与音乐。在这里的上课方式与国内不同,人数不多,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到课堂中,不过限于国内的教育资源和庞大的人口,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课程结束后我们乘地铁来到了著名的华尔街,一路上大家都在吐槽破旧又危险的纽约地铁,不过鉴于它一百多年的历史破旧也是难免的。首先参观了华尔街旁纽约古老的三一教堂。坐在长椅上,看着阳光穿过精美的玻璃花窗晕出蓝色的微光,我虽不信上帝却也安静地祈祷,远离尘世的喧嚣,获得心灵片刻的宁静。
走出教堂,来到了那个号称世界金融中心的华尔街,街道很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派,穿过华尔街看到联邦国家纪念堂,纽约证券交易所等,那些曾在历史课本上出现过的地方如今真实地出现在眼前,有点不敢相信。再往前走来到华尔街的象征――华尔街铜牛,造型充满力量,游客非常多,人们抚摸着铜牛祈求好运与财富。很难想像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街已成为美国金融帝国的代名词,美国经济的象征。华尔街在世界的舞台上叱咤风云三百年,推动了多少历史的发展,人来人往,繁华与颓靡纷至上演,直至今天华尔街的名字依然被喃呢,它被写进跌宕的近代历史,也注定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束华尔街之旅后去了印第安文化博物馆,里面的内容并不出彩,个人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倒是外面的风景值得一看,出了博物馆来到炮台公园,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海色深邃,远远地可以看见自由女神塑像,在一片波光中伫立,隐约可见。由于是旅游旺季,游人很多,还有黑人精彩的街头表演,那孩子身手敏捷,周围一片叫好,也不知是为了梦想还是为了果腹。炮台公园,名副其实,果然有一座炮台,上面锈迹斑驳。在不远处,我看见一座修筑在海岸边的塑像,据说描绘的是当年初到新大陆的移民,这里曾是著名的港口,那些满载着希望和梦想的人们,背井离乡地来到这里,如今的繁荣背后不知曾有多少被岁月侵蚀掉的辛酸历程。再往前,一座韩战纪念碑吸引了我的目光,历史,往往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会有全然不同的感觉。
阳光、海风、欢愉的人群,初见纽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破败的一面而更多的是活泼鲜明的一面。我迫不及待地想感受这座神奇城市更多的心跳,想学习更多,了解更多。
二、纽约周边行之难忘费城与华盛顿
快乐的时光过得飞快,结束了一周的课程后Larry和Raymond开车带我们来到了费城和华盛顿,在车上Raymond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接下来的行程。我了解到一些费城的历史:费城在华盛顿建市前曾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8世纪时,费城是美国第二大城与人口最多的城市,在当时,它的政治与社会重要性超过纽约与波士顿。
到达费城之后,可以看出当地的建筑风格,城市规划与纽约有很大的区别,充满了历史的庄重感,也少了份拥挤与逼仄。首先参观的是费城铸币厂,它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铸币局,自美国开国至今,美国流通中的货币绝大部分都是在此制造,现在费城铸造厂负责制造印模,雕版和设计。进入铸币厂,墙上的电子计数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面显示了不同面额的硬币一年的铸造数目,不停变换的巨额数字或许象征着美利坚合众国强大的经济基础。
走进展馆,看到的是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流水线和详细的介绍,通过厂房上方的玻璃窗口可以看到成吨的银光闪闪的硬币不断地被生产出来,与国内不同的是,美国硬币上的图案是多样的,美国人不停地设计出新的图案印在硬币上,我觉得这样可以解决很多设计师的工作问题,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接下来参观的是美国独立广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自由钟――仅次于自由女神像的美国国家象征。“自由”是在美国听到的最多的词,但自由的定义是什么,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美国人看重个人的独立和权益,更加注重个人的幸福生活。
结束了费城之旅后,我们驱车来到华盛顿特区――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与政治中心。这里不同于纽约,房屋规划齐整,建筑庄重宏伟,更多了几分政治意味。
来到华盛顿参观了坐落于宾夕法尼亚大街的国家元首官邸——白宫,深刻体会这里的意义――“这里要付最后责任”,虽然只能远远眺望,但依然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气氛,白宫的正南方是华盛顿纪念碑,伫立在葱郁的草地中央,碑上并无一字,也许表明了华盛顿一生的功过无法评书;然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林肯纪念堂,林肯坐像比我想像的大,神情自若,尽显威仪,身后的墙壁上刻着林肯的名言,他的理念“民有、民治、民享”是美国人民一直追求的目标;建造风格富有创意的是湖边的马丁•路德金纪念堂,两块巨石在视觉上形成了逼仄之感,穿过窄道,湖边景色和巨大的雕像一览无余,颇有“柳暗花明”之意;随后我们来到了通常被视为华盛顿的象征的国会大厦,进入国会大厦,大厅里陈列着伟人雕像。跟随导游来到内庭,建筑呈圆形,有着宏伟的穹顶,周围挂着巨幅油画,讲述着曲折的历史;我最喜欢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博物馆——航天航空馆,在这里身临其境的体会飞行史的博大,感叹那无穷尽的灿烂苍穹;国家广场的最后一站是托马斯•杰佛逊纪念堂,这座由新古典式的碟型低屋顶与柱廊构成的纪念堂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人们在这里缅怀这位伟大的总统。
华盛顿国家广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整体规划布局庄严宏伟,是了解美国历史的好去处,在这里聆听伟人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或许能对“自由”“人权”“平等”有更多的理解。
华盛顿特区的环境非常适合居住,风景秀丽,少了纽约的那份喧嚣和浮华,我们大家还调侃以后要在华盛顿买房,和国会议员做邻居。是时候返程了,我们在车上说着这两天发生的有趣的事,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告别了华盛顿,结束了来到美国的第一个周末,阳光正好,心情也正好。
三、纽约艺术文化探索之大都会与MoMA
今天(8月7日)下午是期待已久的大都会博物馆之旅,在去之前大家都做起了攻略,希望看到自己心爱的展品,但是因为博物馆藏品太多,这工作难度很大,Raymond好心地为我们推荐了几个必去的展馆。一下课,大家四散去觅食,之后便坐地铁到达博物馆附近。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占地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美术馆齐名的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走近博物馆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络绎不绝的游客,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慕名来到这座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博物馆,一窥它的真容。从外观上看这座建筑并没有体现出美国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高台阶、大廊柱,并没有独树一帜,但它的展品绝不会让人失望。
走进博物馆直接左转去了埃及展区,内容丰富多彩,将神秘而辉煌的古埃及世界呈现在游人眼前,不得不说美国政府在博物馆投资修缮上花了大价钱。随后又参观了亚洲展区、乐器展、中世纪油画展等等。上了二楼,我穿过冗长的过道直奔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走进展厅游人如织,特别是梵高的自画像前更是拥挤。从前看照片,惊叹于梵高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作画方式,如今看到真迹巨大的幸福感让我哑然。看到从前美术教课书上的范例的实物总是有种错觉。除了名画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它们造型精美,艺术价值颇高又风格迥异,让人流连忘返,只可惜我们时间有限。
大都会博物馆非常值得慢慢品味,在这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文化的交汇、融合,可以说纽约是人类城市文明的至高代表,它用它的多元化,国际化让来自全世界的人沉迷于它的魅力。约定的时间到了,四散的小伙伴们相聚在入口的大厅里分享自己的见闻,通过倾听或许可以弥补一下没有看到的遗憾吧。
今天(8月8日)是临走的前一天,刚吃过早饭Larry便到达了旅馆,早上去曼哈顿的路一如既往的很堵,Larry载着我们在车辆中穿梭竟提前半小时就到了。Eugenie也有点惊讶我们提前了这么多,等人来齐,一天的课程便开始了。首先还是问了我们昨天的行程,大家都对大都会博物馆印象很好,那些字画、盔甲、家具、服装、雕塑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看到诸如梵高、莫奈、马奈、塞尚等一众印象派画家的真迹,让我非常激动。参观了大都会博物馆,真实地感受到纽约的文化魅力。下午是自由行,我和小武一起去了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城中,位于曼哈顿第53街,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国家文化和艺术中心等齐名。博物馆最初以展示绘画作品为主,后来展品范围渐渐扩大,包括雕塑,版画,摄影,印刷品,商业设计,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直到现在,其艺术品数量已达15万件之多。主要展示从十九世纪末至今的艺术作品。
我们在那里看到了梵高的《星空》、莫奈的巨幅《睡莲》以及毕加索、波洛克等等大师的画作,人们在画前流连、沉醉。还有一些非常现代的艺术,虽然我并不能很好得理解它们,但这些作品从内到外都透漏出另类的美感。这些令人费解的现代艺术在西方得以蓬勃发展,反映出国外对艺术的包容,人们的审美趋于多元化,作者个人的意愿和思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我想这是应该值得肯定的事情,当今社会作为“人”的个体意志应当被重视。
博物馆一共有五层,人流量很大,但秩序井然,我还看到了一位坐在地上临摹原画的小姐姐,她坐在地上丝毫不受周围人群的影响,专注于手中的纸笔,把内心对画作的理解尽数展现。她画得很快,眼里闪烁着光,我在她身后静静观赏了很久,觉得很感动。有人说想了解一个城市,必定要去那里的博物馆,纽约能引领时界时尚潮流,与城市的艺术内涵是分不开的,这里的人热爱美,欣赏美,懂得美,而且这里的“美”不是单一狭隘的,它是多面而丰富的。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在这一点上纽约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光芒。
四、纽约学习生活与跨越万里的情谊
对我来说,来到纽约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如此有趣可爱的人,我们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国家,但是缘分让我们在纽约这座神奇的城市相遇,度过这漫长又短暂的三周时光,仿佛是相识多年的故友一般,我们相处得很融洽。
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五位同学都非常优秀,通过和他们的交谈,让我这个工科生对法学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可以对比国内不同地区的大学教学方式的差别,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在开车去往别州时,我们一起唱歌,聊天,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让旅途变得不再漫长。平常课堂上和小组同学合作时大家都尽自己所能完成任务,这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让我难忘的是我们King kullan的采购经历,为了更好得感受美国的生活,我们傍晚总是相约去超市购物然后回宾馆自己加工食品。我们吃到了便宜又美味的披萨,炸鸡,哈根达斯和各种沙拉,这样的晚餐时光增进了我们的友谊,让我们彼此的心更加贴近了。7月30号是周一尧同学的生日我们为他准备了一个惊喜,在异国他乡过了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生日。
除了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为我们上课、带我们游览的三位老师也非常照顾我们,圣约翰的Genie老师的课堂非常有趣,也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住在纽约的Raymond是个很幽默又好脾气的北京人,像哥哥一样照顾我们,而Larry老师知识渊博,时常关注我们的学习,总之,非常感谢他们,让我们在异国有了家的感觉。如果这是我一个人的旅行,我注定会失去很多快乐,正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和相伴,才让这次纽约之行变得特别,多年后的夏日,我依然会为那些人会心微笑。这份相聚的缘分和情谊,更胜世间万千。
终章
再见纽约
离别总是不经意地到来,清晨我们最后一次来到圣约翰,带上了专为Genie买的中国特色的食品,在教室里开了一场简单的告别会。聊天、合影、发毕业证书,一切都过的那么轻松平常,没有人提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可是离别的忧伤却笼罩着我们。是时候说再见了,我们送给了Genie一份邮票作为礼物――“You will never be a New Yorker, unless you meet Eugenie Simddy.”看着Genie微微发红的眼眶,我的心情不觉得有些悲伤。车窗外的景色依然那么美,我们离开了曼哈顿去往长岛,而这一次我们不会再回来了。
下午是去Larry家举行欢送会,在那里我们了解了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见到了Larry的家人,特别是他两个优秀的儿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九点,我们最后一次聚在一起,做了简短的总结,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像是一场梦,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唯一能做的是一遍遍说谢谢,再见和珍重,要我说是什么让纽约之旅如此难忘,正是这些优秀善良有趣的灵魂让这座城鲜活了起来,人,是纽约最美的风景。
难忘纽约,再见纽约,一去千里,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