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优秀人物,优秀事迹我们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手段知晓不少。但别人再多的经历,不如我们自己的见识。在大学期间,能有这样一次出国短期学习的机会,提升了见识,了解了留学申请的程序与生活节奏,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
此行的收获分为两大类:观点与知识。
中国与英国政治、教育、文化体制、利益的不同,带来对于同一国际事件的观点不同。此行中数位研究中国、东亚问题的老师授课均反映了这一点。在我学习思考时,思路是将老师讲授的与我所知的中国情况作对比,思考在英国运用良好的规章制度如何改变才能适应国情。毕竟改革无小事,无论建议来自何方,付出、执行、承担都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但在学术、商业上,许多观点是相通的。比如,具备跨学科能力。此行的牛津学生Martin便是例子。
他同时攻读金融及法律硕士,掌握多种语言。因此他能够胜任国际集团公司之间的法律事务。讲授地理可视化的Hennig教授也表示他在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要用到经济、人口、教育方面的知识。
来自清华,现在牛津环境变化研究所的马宇歌学姐本科修读建筑技术与法律。同我们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本科生,我觉得本科修习的专业知识并不足够在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见解。本科更多地锻炼人的社交、处理基本事务、进行研究、研究写作的能力。培养对于本专业领域的兴趣。同时提供一个平台,让本科生了解到其他专业领域的情况。此次学习少见牛津本科学生,但我感觉不论何等专业,做精做深就是为社会贡献。因此我认为对于读研,本科专业无需过分看重在国内就业形势的好坏,研究生阶段将会使我们看到更多本专业的魅力。
通过此次牛津大学各学系的老师授课。对讲授的法学的架构有了基本了解,同时了解了人工智能、材料化学的前沿消息,对国际关系有了多元的看法,对商业及大数据运用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学习与游历中体验到英国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当然也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
我想这样的一次短期学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会一下子给人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我所铭记的,认真学习的将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见识到如此多优秀的人,见识到有着这样一群精英在为着人类的发展不懈努力着,使命感油然而生,以前所迷惑、牵挂的一些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了。
在最后感谢组织此次活动的牛津大学陈益老师、聂洪萍老师以及中南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的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