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a British, to be a Chinese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1401 米 黎
记得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关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适应和价值体现的问题。其中就有一句:to be a foreigner, to be a Chinese,让我很受启发。
在我看来,be a foreigner 指的是,只有浸入当地文化,才有可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而be a Chinese 则告诫我们,在文化杂交的世界中,每一个华人华裔的价值立足点和归宿。
回国的日子长得都快接近在牛津待的两周了,却迟迟不敢提笔。照片视频下了不少,也难找到心情去整理。大概去牛津的两周算得上我人生中较为丰富密集而特别的两周吧。在体验,感受,碰撞和反思中体味的或许难以用语言来说清,权当闲谈。
轻与重:短暂体验碰撞厚重历史
初到英国,特别是牛津,完全有可能被与中国风格迥异的建筑吓得呆住。石材的厚重与雕刻的精致,仿佛轻而易举地就同时缩写了历史的沧桑和艺术的灵动。初来乍到,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图书馆(左)伦敦眼(右上)泰晤士河和大本钟(右下)学院的教堂和餐厅
直到听一位教授讲到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门浮雕细节的象征含义。有那么一刻,我感到有点绝望。历史,特别是厚重而迥异的历史,在惊叹过后,就像是鸿沟,横亘在我与这种古老的文化中间。去大英博物馆的短暂时光里,听一位德国老师和他妻子的建议,我直奔埃及馆。在这里,流淌着尼罗河两岸连欧洲人也惊叹和试图去理解的文明。我终于有点理解,很多外国人在面对中华文明古老的城墙和屋宇时眼中毫不掩饰的震惊和不意流露的疑虑。即使语言相通,文化的相互理解仍然任重道远。
牛津街景 牛津的一些商店
那我们将依靠什么联结在一起?是日益发达的交通网络还是越来越全球化的经济?我想除了这些,答案还静静地在这里等待着。或许是长久的包容与开放,或许是从远古继承的人类日常,又或许,只是为这艺术而惊叹的轻轻一瞥。
体验短暂的与历史的厚重碰撞,火花之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宏观与微观:雕塑英国与标签英国
最易引人惊叹的手艺刻在建筑的浮雕上,最难被人发现的文明贴在街边的公告板。
PittRivers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人类学博物馆(下)
如果只有一天时间,走马观花,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对着建筑不断按下快门,可如果有两周的时间,可以匆匆地用脚步丈量这座小城所有的街道,也许人们就必须发现其他的关注点。比如雕塑那些动人心魄的细节,比如街边那些毫不起眼的广告。我深知时间有限,于是选择了随处可见的标签作为切入点,收集拍摄了许多街边的标签。
学院餐厅均衡营养宣传图(上)防火知识和公告板 学院和街边的小标签
这些标签来源各异,有的是学院的餐厅,有的是剧院的大堂,有的是教堂的外间。内容各异,有餐厅的菜单,营养搭配表,学校的招生宣传,招聘信息,还有路边的指示牌,演讲厅的提示牌,高速休息站的广告。这些细节琐碎真实而平常,却带给我别样的生活感。
牛津街头的邮筒(左上)教堂的宣传期(右上)莎士比亚故居的戏剧漫画
了解一段历史,除了宏伟的历史见证,还有历史的细节。了解一种文化,除了闻名的文化标志,还有文化的细节。
坚守与融入:中国元素的生存空间
听学姐说,牛津的中餐馆越来越地道了。听牛津人说,只有来中餐馆才有这种可以转的桌子。中餐厅已经不太在意装修风格上的中式,而是渐渐开始关注菜品和餐具的中式。这是异乡的华人们,坚守的可贵的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以及背后的中华文明,仍然是华人华侨价值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这里的中国餐厅,依托地道的中国味,吸引着思乡怀旧的中国人和好奇求索的异国客。远在万里他乡,中国元素仍然是他们生存的立足点。其实,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牛津的华人学者和学生身上,中国元素在中华文明不是主流价值的文化中带来的源泉与独特,仍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我想,这就be a Chinese 所要表达的意义。
位于牛津的几家中餐馆
在坚守中,仍然有许多为了融入而作的改变。有些皆大欢喜,有些却显得迫不得已。中餐馆的菜盘子里仍有一把公用的勺子,虽然常常不自主地忽略掉它的存在,拿起自己的筷子就夹起来。路过伦敦唐人街,总觉得牌坊上“中国太平”几个字很奇怪。仔细想想,中国的牌坊上,应该会写“天下太平”。九州同庆,四海升平,中国文化中的“大我”,往往就是“天下”。不知这是为了用“中国”招徕顾客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在牛津,华人学者的后人常常不会写汉字,不会说汉语。有机会同时深入理解中国和英国的他们,总有一天,也会面临价值认同的考验。
在英国街边见到的各种地图
在联系越来越普遍,观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英国小镇有地道的中餐馆,中国小城有像样的咖啡店。如果仅仅是体验,越丰富将带来越难忘的回忆,如果是生存,我们都要面对取舍的艰难。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