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曼城之始
对未知生活的激情指引着我的脚步,所以在了解到“3+2”曼彻斯特大学交流项目后很快便报名了。一直想体验一下国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并借学习生活的机会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再加上几乎没有升学的烦恼和曼大老牌名校的头衔,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曼大分为北校区和主校区,我所在的材料院是北校区四大工科学院之一,大本营在MSS Tower,上课的地方主要是Renold Building和Sackville Street Building。Sackville Street Building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建筑,结构复杂,从不迷路的我第一次行走在里面也不免迷失方向,不过也正好探索了这座美丽的古堡。
Sackville Street Building的外景和内景
我住在北校区的一个学校的公寓,离上课的地方只有三分钟左右的路程,旁边也有诸多自习室,并且离市中心也很近,去最近的火车站也更是只要五分钟,占尽了地利的优势。这里大多数是单人间,有极少的Twin room,可以在公共厨房里遇到各种肤色或操着不同英语口音住在同一个flat里的舍友。
刚来曼城的时候,难免会被各种红砖房吸引,走在街道上欣赏着异域特色建筑。在市中心闲逛时,经常会看到一群鸽子在地上寻觅食物,即使人们从它们身旁经过,它们也不会飞开,它们也习惯了人来人往。漫步在校园时,偶尔还能碰见几只小松鼠。
宿舍内景(Wright Robinson Hall)和曼城街道
充满学生的夜店和舞会现场
曼大有个一迎新周,基本每天都有活动。那一周,宿舍楼下的Common Room里每天都有小型的聚会,大家在一起喝酒跳舞,如果没尽兴,晚点还可以去学校组织的聚会,和更多人一起狂欢。甚至有一天,学校包下了整个夜店,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尽情欢愉。这不仅让我开心玩耍了一周,更让我了解到了本地人的社交并且接触了很多本地人,通过跟他们的交谈进一步去了解这个我将生活学习两年的地方。
二、学在曼城
来曼城之前,我的雅思听力是8分,自认为英语听力还行,但来了之后才发现,我想得太简单了。出来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口音,就是英国本土不同区域口音也各异,刚开始与人交谈总要他重复几遍我才能听懂,有时候说过几次后不好意思再让他重复了,就硬着头皮点头,假装我听懂了,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场面。还有老师上课也会有听不懂的情况,老师也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口音也各异,有的老师口语清晰,一堂课下来基本能懂,但也有的老师口音怪异,即便在podcast上面反复听也难听懂,给学习上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经过一个学期不断的锤炼,并且经过了与舍友们长期的口语磨练,才让我很大程度上地减少了这种尴尬的场面。
这里的课程安排方面,主要有lecture、tutorial、laboratory等,普通的lecture就是年级一起上的大课,五十分钟的一节小课休息十分钟后继续上一节小课,tutorial是辅导课,一般会让我们做试题,然后老师在现场解答疑问,laboratory是实验课,一般会分组进行,由老师或其博士生带领我们参观或操作。教学内容与中南也大相径庭,国内讲课会很细,每个知识点都解释清楚,但这边上课一般只讲大概,具体的内容需要自己去学习,导致一堂课内容很多,负担较大。所以想要学好的话,一定要在上完课后自己搜索或者查阅文献,把知识盲点了解清楚。也就是把老师上课的课件当做是个题纲,对应的内容自己再慢慢研究清楚,这样的话就能对课程内容了熟于胸。然后,还有不同的是,这边更注重平时作业成绩。相较于中南的平时分一般是老师根据作业和考勤给一个大概的分数,这边的平时作业有明确的总分占比,一门课的平时作业有三个左右,总共占百分之三十的总评。所以,平时作业必须特别认真写,因为作业的得分就可以直接得出总评中平时分的多少。另外,还有很大一点的不同就是,这边更注重团队学习。一部分作业会是要求一个组交一份作业,这就引出了团队合作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合理的任务分配,进度安排,有效及时地沟通等等。扮演好团队中的一个角色,不仅要完成自己特定的任务,更要和别人配合好共同完成任务。
来这里我学会了一件以前不经常做的事——查文献。因为老师不会讲的特别清楚,所以查文献去了解相关知识和进展是最好的方法。除了写论文需要去查特定的文献,平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会去查文献了解清楚。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老师们肯定不会把所有知识都讲给我们,只是稍微带个路,我们需要自己去把知识扩充。因为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作业或复习,在宿舍容易分心,所以我一般会去附近的自习室。这里自习室不但多并且每一个座位都配有电脑,很方便查找文献或学习课件。还有我特别喜欢的一点是,每个自习室一般都有打印机,因为我不太喜欢在屏幕上阅读资料,更喜欢纸质阅读,所以这个对我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方便。
三、曼城生活
曼彻斯特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都市群的中心,是英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文化中心,同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蕴含着深厚的工业底蕴。曼大作为这片土地上的顶尖学府也是享誉世界的老牌英国名校,材料届新兴宠儿石墨烯便是发源于这里。曼彻斯特的建筑特别青睐红砖,红砖建筑随处可见,曼彻斯特大学更是被称为六所红砖大学之首。足球是曼彻斯特文化的重要部分,大曼彻斯特区的球会数目达到全世界最高人均数字。曼彻斯特有两个著名的足球会:曼彻斯特联队,拿过多次英超联赛的冠军,素有“红魔”和“常胜军”的美誉以及曼彻斯特城队,现在也是一只高水平的英超球队,在曼城的同学即使不常看足球也会去现场感受一下英国的足球氛围。在这样一座城市生活和学习无时无刻不被它的文化所感染。
在“食”方面,估计很多留学朋友会调侃说:出国留学长进最大的是厨艺。因有耳闻世界上最薄的两本书,其中之一便是英国菜谱,所以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它也确实没让我失望,看着挺“当地”的店子,一般都会让味蕾失望。幸好的是,这里有很多中国餐馆,虽然有的味道与国内相差甚远,但还是能满足味蕾的,也还有挺多中国超市,基本能买到国内的所有东西,不时做个火锅吃也是可以满足的。除了中国超市,有很多本地超市有好吃的冷冻速食,只需要用微波炉或烤箱简单处理一下就可以了,对与平时课业繁忙的时候特别方便。来英国之前,我是一个没进过厨房的小白,可现在我已经基本能做出一顿简易的大餐了。每次品尝自己做的食物又进步了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因为是公共厨房,所以有时候做完一道菜之后会让其他舍友品尝一下,听到他们认真的夸赞总能让我开心许久。还记得刚来不久,那天我生日,从中南和我一起来曼大留学的同学们决定到我的厨房一起做一餐晚饭,这让身处异乡的我也感到了温暖。还有除夕的时候,大家刚考完试,回不了家的同学们就聚在一起包饺子,我也在那天学会了北方人包饺子的方法。在新春佳节,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吃一餐晚饭,也颇有团圆饭的感觉,很大程度地消除了“佳节倍思亲”的孤独。
正在做饭的同学们 除夕晚餐
连接南北校区的唯一公交车——147,被戏称为曼大的校车,曼大学生乘坐147只需亮出学生证就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免费乘坐,有时候在南(主)校区上课,它就显得尤为便利。
147司机装扮成圣诞老人
英国的火车也很方便,它基本可以带你去英国国内的任何地方,买票也很方便,不是实名制,车站也没有安检,基本上是想走就走。所以有时候周末可以约几个同伴,早上出发晚上回来,去周围的城市或山区游玩闲逛,不失为生活的调味剂。英国值得游玩的地方很多,可以提前做好计划,一有时间就可以立即出发。
约克大教堂、利物浦大学建筑、峰区、湖区
四、闲言碎语
一学年的时间在疫情的影响下匆匆结束了,第二学期真正的上课时间不足两个月,没来得及做的事以及还没来得及去的地方也在“禁令”下封印了,回国的路也是很坎坷,不过总的来说这一学年我的收获颇丰。我喜欢新环境带来的未知和挑战,我来这里目的除了学习,更多的是感受文化差异,这么些日子在这样一个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碰撞的环境下,收益最多的是我在思维和视野上的变化,以前全球化对我只是一句口号,而现在我实际在参与全球化。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同时接受了国内外优秀大学的教育,让我能吸取两边优秀的部分使自己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