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项目结束已经一周多了,在牛津生活的片段却依旧如此新鲜地涌上心头。时光倒转,我好似回到了当初,回到那间宽敞明亮的候机室,默默等待那架承载幻想与期待的飞机,带我飞离熟悉的国度,飞去地球那一头的牛津小镇……
穿梭牛津街
牛津郡不大,却是出奇的美丽。漫步于街头巷尾,身旁的哥特式建筑已屹立千年;抬头远望,威严的古堡尖顶直指蓝天;走入建筑,雕刻精美的装饰纹路目不暇接。我感叹于牛津建筑穿越历史的古朴与高雅,而它的特色却不仅于此。没有缤纷的色彩,街道呈现出褐黄色的整体面貌,这得益于牛津附近盛产的一种独特的黄褐色建筑材料,这种原料的大面积使用,让整个牛津郡显得独特而整体。
牛津小镇人来人往,繁华却不失悠闲情调,十步一个书店,五步一个酒吧,还有各式各样的纪念品商店,人满为患。踏入书店,小小一个门往里走撞见的却是很大一个世界,二楼放书,摆在走廊上的精装书厚实的封皮和油滑的纸页传递出一股不凡的气息,如果不是担心自己吃不透那大段大段的abcd,我真想买一本回去细细品味了。一楼卖画、漫画书和明信片,画是印刷的,A3大小,买两幅送一幅,我看到毕沙罗和莫奈的油画,都是之前在书里和美术馆见过的,颜色饱满而鲜亮没什么色差,兴奋得不得了,立马拿下来。牛津的书店真不少,个个神通广大,颜值内涵一个不漏,都是进去了全然看不懂也不想出来的那种。
在项目最后一天,我有幸踏入了饶有兴致从未涉足的酒吧。接近九点的牛津街头人烟稀少,大小店铺全都关门休息,酒吧里却是热闹非凡。不同于中国一箱箱灌的敬酒习俗,英国不论白酒红酒鸡尾酒,全都承在金银剔透的高脚杯里,只有三分之一的量,要喝时便细细地品一口。酒是引子,聚众聊天才是正事。外国人嗓门真大,一帮人围坐在小圆桌旁,酣畅淋漓地欢笑交谈,酒兴高了,也起身拥抱身旁的伙伴。伴着情调高昂的背景音乐,酒吧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牛津店铺关门关得这样早,晚上只好去酒吧好好聊上一杯了。
学习圣约翰
牛津大学是学习的殿堂,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便是我们这次项目的学习基地。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特色到中国近现代的对外关系,从当地建筑的象征意味到英国音乐的传承影响,两周时间里聆听到的十多场精彩的讲座,确确实实令我受益匪浅,将我从自身的专业小圈子拉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课堂——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上课的第一天,我们接触到了两节“活灵活现”的历史课。Paul Collins老师和Alison Pollard老师在课上分别讲述了古埃及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这两位来自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的教授用丰富的图片打开历史的大门,让消失已久的文明渐渐浮现了出来,古埃及男女通用的鸭形化妆盒、古罗马带有牛角胡须的雕像,各种奇珍异宝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对古代历史有了大致了解后,就被告知下午要去博物馆摸文物,什么?那些从来都是隔着一层玻璃望的珍贵文物,竟可以亲手去摸的吗?
被疑惑与激动交织了一中午,下午我们真的被领入博物馆的实物展示课堂,围坐在长条桌前。教授捧出一只土红色的小陶碗,放在第一位同学手中,接着传给第二位同学,依次传下去。我小心地接过小陶碗,它静静的搁在手心里,很轻,很美,转着碗借着光线,隐约可见碗底部刻有的匠人姓名。记得那一件极精美的古埃及圆柱形印章,柱体上雕刻着威风凛凛的双翼神兽,神兽纤细的羽毛一根一根,指尖抚摸,感受着其中细小的凹凸。就在这时候,几千年前的文化和几千年中的文化都静静握在了掌心,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指间传入直击胸膛,突然想要高呼,这些文物真的太美太不可置信了。真的,当人类文明以它最朴实的方式显现在眼前的时候,心中腾升的是最真实的美好与感动,也许正是这种对文物的兴趣与爱促使历史工作者去研究保护文化,也许这也正是我们的社会需要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原因吧。
在牛津的课堂上,老师为了使同学们以更好的方式获取知识,运用了许多既有趣又有效的方法,除了走入博物馆直面文物,Pegram Harrison教授的随堂小测试也令人印象深刻。为了考察我们有没有真正学到有关古建筑象征意味的知识,老师特制了一份“实时版”的测试题,所谓实时版,就是我们在课上用电子设备进行答题,回答会第一时间以统计数据的方式反映在老师的电脑上,老师可以根据我们的反馈进行及时讲解,我们的课堂参与感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这种新的互动教学的方式实在是大有裨益。
小课堂大视野
在Pegram Harrison教授的建筑课上,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另一个道理。教授在课上展示了那副达尔文描绘人体比例的图像,这张印在小学美术书上的图像竟然出现在大学建筑的课堂上,使我十分惊讶。经过教授的解释,我才明白,原来图像中圆与方的形象构成被创造性应用到了穹顶式建筑的构造中,这种建筑形式在当年一经发明便流行全球,被英国圣保罗大教堂、美国国会大厦等著名建筑物采用。没想到不同学科间竟能建立起这样的关联,让我想起当今多学科交叉的时代趋势,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创新需要新视角新理念的加入,从其他学科中吸取精华是创新进步不可忽视的一个点。看来不止是当下,从古至今学习多方面的知识都是大有益处的。
为了让中国学生们更好感受英国文化,项目特别请来了一位研究中英文化差异的老师——Patti McCarthy老师。老师的这节文化礼仪课,像一个引子,帮助我们理解了英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但更重要的是,她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本国文化。幻灯片中那张中英文化对比表里,描述英国文化的词汇是个人主义、平等主义,描述中国的是:集体主义、等级主义和谦虚。两种文化都来源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存在优劣之分,但中国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会不会阻碍不同人群间的交流和新想法的产生呢?记得项目刚开始时,负责老师说上课老师是非常乐意与同学交流的,他们乐于倾听来自其他国度的声音,所以对提问环节不要有什么压力。我当时觉得这只是一种鼓励式的说词,已有如此成就的教授们怎么会想解答一群年纪轻轻的异国人浅显的提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想法改变了。老师们每一句对提问的肯定,每一次认真的回答,每一个真诚的微笑,都令我惊叹。他们允许学生任何时候打断讲课进行发言,也偶尔与学生一同吃午餐,在餐桌上继续一问一答或简单的聊天说笑。没有什么老师讲完便走的课堂,我想,也许这种平等积极的课堂环境更能够达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的目的,而这也许是在大环境下拥有过分谨小慎微害怕冒犯老师的思想的多数中国学生所难以达到的。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也有可能犯错,鼓励讨论鼓励质疑的氛围是牛津拥有而我们欠缺的,“我爱我
师,
是但我更爱真理”,在尊重老师的同时,敢于探究,敢于质疑,才有助于思维的活跃性,才能更好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吧。
在项目中成长
两周来最激动人心的事当然是做小组项目了。当穿着正装站在阶梯礼堂前汇报自己亲手完成的项目的时候,当收到来自朋友和老师络绎不绝的赞许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充沛胸膛,觉得之前熬的那些夜也是值的
值得
了。我们的项目是为牛津大学博物馆制作一份中文版的使用指南,这和我的工业设计专业关联度极高,既需要对使用人群进行调查分析,也需要用软件进行手册的设计编辑。项目的推进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在小组讨论,我发现我的组员们是那么的优秀,她们总能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并把它们用非常清晰的逻辑阐释出来,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我发现,只要有新的想法,一定要把它说出来,即使这些想法是不完善的或是缺乏理论支撑的,它都有可能成为项目推进的砖瓦,就算是一个被最终否决的想法,也可能帮助了其他想法的产生。项目推进中讨论是至关重要的,每次的讨论都把我们从繁杂凌乱的思路中解救出来,指引我们朝新的方向前进,并最终竟然将我们那个有点大胆的项目方案落到实处。汇报完毕后,我们组获得了最佳创新奖的称号,这份宝贵的认可我十足珍惜,我也会把在这次小组合作中获得的经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运用。
项目的指导老师Southgate的活力与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她的酱红色披风随性搭在身上,披风一端甩在脑后,一端自然垂下,随着轻盈摇摆的身躯在腰部舞动。她下身的黑色长裙舒展开来,显得随和与大气。Andrey老师好像有使不尽的热情,她最喜欢随着讲话的内容做富于动感的手势,并将目光注视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当她明亮的眼眸转向我的时候,她的眼神透露出真诚的光辉,让你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做项目便成为了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我很幸运能有这次赴牛津学习交流的机会,感受到牛津大学的高雅古朴,世界文化的多样魅力,以及可爱的人儿们的美好热情。上课老师们渊博的学识,负责老师们的关照与活力,还有来自不同大学的才华横溢的同学们,真的有太多的人,有太多有趣的灵魂,使我留念,使我感动。我想,即使我静静坐在远处,望见我的这些朋友们,都想微笑,但更想上前拥抱。愿我们再遇见彼此的时候,还会认识对方,还会记得,这次非同一般旅行。
伦敦的骑马士兵
一人一盘保你吃撑
牛津书店
富有情调的餐厅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