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抵达白云机场,我又回到熟悉的故土。转眼间,我在英国便已度过两周的时间。持续半个月的暑校生活给我带来的,不仅有知识和异国风情,更有来自各地高校的新挚友,和对人生的新感悟。
行前:蹩脚领队
种种机缘巧合,我成为同一航班中的旅行领队。尽管仅仅承担着看好队员,引导出境的简单职责,却因为初次见面的拘束和不善交际的生疏而频频引人发笑。在行前五天便建立QQ群事先联络,在登机前一天互报酒店信息和人员情况保障安全,在出发当日点清人数一同出发……对即将踏上异国土地的激动之情,遇见新伙伴的雀跃之心,乘坐国际航班的新奇之意,种种心情充斥着我的内心,拍下的照片、发出的朋友圈动态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
直到我坐在飞机的座椅上,不安跳动的内心似乎才稍稍安定下来。回想起行前的我,从选择项目的犹豫,到办理签证和整理行李的手忙脚乱再到正式启程的忐忑不安。在这过程中,我所体味、所经历的,都让现在的我更加自信而充满期待。更为幸运的是,我的初次出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让我对于异域的风情更多了一份期待和向往。
抵达:牛津映像
在这长达两周的学习之旅中,若问我印象最深的景色是什么,我的答案会是:初初抵达牛津的那天,我走下车时第一眼看见的玛格丽特夫人学院。经过十二小时的航行颠簸,三小时的公路奔波,我们终于踏上了牛津的土地。环顾四周,每一眼对我来说都是如画般的景象,牛津充斥着历史气息的建筑风格和宁静自如的世情风貌,都比我想象的更加贴近顶级学府的模样。一开始我还试图用相机记录下每一处、每一眼的风光妙景,稍稍冷静下来后,我方恍然大悟:何其愚蠢!我已身处童话之中,更应该做的是融入牛津,而不是用相机机械地复制一时的风光。
从我领取房间钥匙,拖着行李走进宿舍楼的那一刻起,我便从走马观花的闲散游客,变成了生活在其中,汲取先进知识的当地学生。College,town,乃至市中心的Tesco和无数次踏足的Cosmo,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地与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结。即使只有短短两周时间,但我曾经那么亲密地与牛津这一座古老城市共处,那么深入而自在地在牛津学习并生活着。牛津对于我来说不再是一个打卡留念的旅游胜地,而是一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
适应:探索时光
从我们正式开始学习生活的第一日,我们便展开了漫长又短暂的英伦探索之旅。这两周的时光不仅是对异国风情与各种知识的探索,更是对迥异水土风俗的艰难适应之旅。这其中,最令人影响深刻的便是牛津的多变天气。初时晴空万里,转瞬风雨交加,配上偶尔袭来的冷冽寒风,全然不似夏日,喜怒无形,阴晴不定,如同说变就变的孩童嘴脸。
在变化无常的天气中,我们第一次揭开了牛津的神秘面纱,摆脱了距离带来的光环,近距离地了解了牛津的种种过往。这里的学生,这里的居民,虽然有着许多异于故土的风俗,但也不过是平凡的人们——他们会因考试结束而欢呼庆贺,会为街头艺人的精彩表演而拍手喝彩,也会因拥挤的街道而皱眉不快……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亲近这座充满人气的小城。
要说整段经历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肯定是每日早晨开始,长达三小时的lecture部分了。项目负责老师十分细心周到,邀请了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前沿学术大牛为我们授课,每一节lecture都有不同的学术大咖来为我们打开新学科的大门,为我们这群平时单单关注于本专业学科知识的学生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视角,使得我们看待问题更加全面,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丰富。尤其是Nick Hawes教授提到的机器学习部分,令我十分感兴趣,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机器学习背后的一些具体操作,包括如何通过输入变量来实现对机器行为的反馈,进而强化机器学习的效果等,这些都让我大开眼界。
此外,在Emily Jones教授的课堂上,我们亲自体验了一回谈判的具体过程,让我有机会将此前在学校学习的博弈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简单又不失趣味性的谈判过程中,教授向我们传授了一些基本的谈判手法:权衡出价的先后、判断第一出价的定位、如何扩大己方的谈判优势等等,这些简单的小窍门让我们眼前一亮,同时也倍感谈判背后蕴藏艺术之博大精深。就我个人而言,这些知识不仅扩展了我的知识量,同时也把我之前涉猎的许多学科联系在了一起,包括心理学、博弈论、经济学等等,让我之前了解的知识不再孤立,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谓醍醐灌顶。
另外,有趣的一点是,不仅专业学科领域不同,气质各异的教授们授课风格也各具特色,有的教授说得一口层次分明的标准英腔,说话抑扬顿挫,令人沉醉;有的善于挑动课堂气氛,激励我们主动参与课堂,形成热烈的课堂讨论;有的极具个人魅力,衣着打扮,服饰搭配大方得体,让学生们眼前一亮。不得不说这些教授们都是可爱而又可亲的。
另外一项被我们投注了大量精力的项目便是小组研究,虽然不是我第一次进行类似的研究活动了,但是如此亲力亲为地完成全过程却可以说是初次体验。从确定研究主题、明确研究目的,到设计研究方法、落实调查手段,再到最后的总结分析数据,讨论得出结果,我们在这两周的时间内体验了一次完整的研究过程。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独立得出了一份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研究报告,对于刚踏入学术殿堂的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宝贵的体验。
此外,在进行项目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信任:绝大部分的居民都不会拒绝,而是欣然接受我们的请求。从这份信任背后,可以窥见牛津人们的善良温和以及牛津的和谐氛围。尽管我们的问卷措辞稚嫩,设计不周,但是他们的眼神中仍然不失鼓励和赞许,显然他们乐于为下一代研究者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时间,愿意为城市的更好规划和发展牺牲自己的几分钟。我看到了牛津人的慷慨大气,看到了他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四、离别:雨晴伞收
当英国的酷暑散去,阴云飘散,雨丝不再落下,我们收起日日用以遮阳挡雨的长伞,也缓缓收起躁动不安的心,踏上归国的行程。经此一行,英国在我心中不再抽象,换作了一幢幢静美的建筑,一条条蜿蜒的河流,一段段发光的回忆。这个美丽的国度,这些可爱的人们,愿有缘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