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卡迪夫大学双硕士学位交流项目总结
序言
2018年7月,我一个人搭着飞机从中国来到了英国,时光匆匆,转眼已经是半年过去了。当时一个人提着俩个行李箱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来到卡迪夫学生宿舍的时候心里是有些害怕的,害怕一个人要在完全不熟悉的环境生活和学习。在这里,祖国距离那么远,父母亲人不能够在我身边帮助我,我要开始学会一个人成长。
学习篇
我在中南是读的会计学硕,当时之所以参加这个项目是因为一直对国外的生活非常向往,想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下去学习。英国的会计体系是非常先进的,师资力量也很雄厚,所以我选择来到英国读会计与金融的硕士学位。因为英国的硕士只有一年,所以课程非常的紧张。我的上学期一共四门课,不仅课程很多,而且课后作业非常多,需要自己额外读大量的文献和去看补充材料等等。这四门课的评估是论文和考试各占50%,所以上学期我一共写了四篇论文和考了三门英文专业课的考试。那段时间压力真的很大,每天除了吃饭都是在看书学习,因为用眼过度,所以眼睛发炎了。长时间坐在书桌前腰酸背痛,同时心里压力也很大。因为虽然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当你完全处在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你会发现其实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不好。所以需要时间去慢慢适应,特别是听力训练和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这边上课形式和国内差不多,但是教学方面有些比国内更好的地方。比如专业课辅导课,每一门课程都会有小班的辅导课。上课前会有相关的学习材料可以课前先做,辅导课上老师会讲解这些题目。每节课的题目都是和课件紧密相连,能够很好帮助学生理解上课的内容。对于国际学生,还会有专门的语言班辅导外语。在这些方面,我觉得国外教育是非常好的。
英国的商科很注重实践,也同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听一个老师说过,在他们的思维里,如果实践上出了问题,那就一定是理论上有缺陷。英国教学相当重视逻辑,每一项作业要求里面都不会逃掉“critical”这个词。我之前写了一篇金融投资的论文,这篇论文是批判性地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以及实证性。那段时间我和室友风尘仆仆的赶往图书馆自习,学习小组一起讨论模型的建立、运行和分析,在校园网站上预定热门的参考书,还有熬了几个通宵、心情此起彼伏胆战心惊、最后达到崩溃状态完成这篇论文。这段学习经历已然成为我的历史。回顾整个历程,学习方法上有一方面欠缺的比较严重,即课外扩展阅读量太少,从而导致知识上有不少似懂非懂的灰色区域,论文的创新力不足。所以这学期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化篇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英国最为继美国之后的留学大国,是不少学生求学的地方。以下是我感觉英国文化比较有趣的几点:1.语言:英国名义上没有官方语,实际上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英格兰以外地区有其他官方语言,例如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我所在的地区是威尔士,这里使用威尔士语和英语。考试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语言作答。2.着装:这里的人衣着颜色很保守低调,都是中性色,跟冬天的天气一样,孩子偶尔穿大红、桃红、宝蓝等,白种人可能穿暖色不好看,街上没什么人穿暖色,中国学生也跟着都穿黑色、咖色。3.时间观念:英国人在时间上是非常有原则的,如果有约,要准备赴约。4.下载软件。在图书馆用电脑,发现了新问题,这里所有要下载软件,必须经过网络中心允许,图书馆电脑没有汉字输入系统,不能自己下载。5.打招呼的方式:在英国第一次和人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是握手,同时英国人非常注意小细节,所以,在打招呼的时候最好能看着对方的眼睛以表达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第一次见面就要一直凝视对方,这会让场景变得非常尴尬。聊天时,你也应该避免询问他们的年龄、收入状况以及他们私生活,只要问问一般的情况就好。7.博物馆:在英国绝大部分的博物馆是免费的。比如泰勒美术馆、科技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博物馆等等。你可以游玩这些著名的博物馆,感受下其中的艺术、科技、文化和历史。感受艺术的熏陶,体验科技的魅力,学习文化的内涵,感知历史的沉重。这些总有一个是你感兴趣的。还有千万不要错过的是大英博物馆,这里有许多来自中国的历史文物,感受下祖辈们精湛的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手法。6.银行开户:汇丰开户据说要人事部的信件和警察局登记的记录,否则有钱也不开户。7.节日:在英国圣诞节是非常重要的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一般英国家庭都喜爱自行烹调火鸡,将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塞进十来磅的火鸡肚子里,再在表层抹上多种香料,然后才放入焗炉烤。
圣诞节的时候。我的外国友人到了圣诞礼物来我们家一起吃饭,是非常有意思的中西文化的结合。
8.运动:橄榄球在英国非常流行。每到一有橄榄球比赛,街上就会非常热闹,还会有表演。我也去看了一场威尔士的橄榄球比赛,当地人在观看时候非常激动,现场氛围很不错。
生活篇
之前申请了学校的宿舍,但是我并没有去住。因为在这遇到一个和我一个学院的朋友,我们一起住house。这边的house都是独立的别墅,里面有独立的房间。和国内宿舍比,这个房子会有厨房、冰箱、洗衣机。最棒的是会有每个房间都有暖气,这边冬天很冷,但是在房间和学校任何一间教室都可以只穿一件衣服,因为有暖气。
室友都是中国人,相处非常的好。我们经常会自己做饭,因为英国的食物实在太难吃了。除了汉堡三明治就是薯条这些,比起中国美食真的隔得太远了。而且在英国中餐是非常贵的,而且中餐厅并不多。每逢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就会一起吃饭聊天。在中秋节我们会一起自己做了冰皮月饼。在除夕的时候朋友们一起吃火锅,看春节晚会庆祝新的一年!在除夕的时候,卡迪夫大学商学院还特意为我们国际学生准备了新年晚宴,在晚宴上所有学生会着正装和裙子,是非常正式的宴会。这场晚宴是按照英国的饮食和上菜顺序,体验了正式的宴会。在宴会上,老师和学生都会参加。刚开始是院长致辞,然后再是老师和学生代表发言。然后晚宴开始,吃完后会有社交时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交方法,能提高人际关系。但我还是最喜欢一群好友围在一起聚餐,随意聊天更加轻松的氛围。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差异吧。
在英国留学的日子并不轻松,刚入学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闲暇时光,平时除了上课就是做项目。每天可能都要忙着准备论文,甚至为了应对考试而通宵复习功课,那个时候会让人觉得生活有些无趣。作为一个曾经爱冒险的女孩,我知道必须快速地去适应这种状态后,才能去做想做的事情,比如一次又一次的“说走就走”。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在我小小的房间里,台灯上挂满了各种小饰件,五颜六色的明信片贴满了墙壁,风格迥异的冰箱贴贴满了冰箱,窗台上的花朵极力地散发着生命的甜味。清晨醒来后,推开窗便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注视着不怕人的小动物,感觉生活正如大自然亲切地问候一般美好。我珍惜在英国留学的每一天,并用心去体会,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每一件看似没有生命的事物。
平时在学校的学习虽然紧张,但是课程与课程之间总会有那么几天到一个月不等的空闲时间,我会和好朋友或者同学相约去旅游,也算是缓解一下紧张的学习气氛。在英国,无论如何最应该谈论的城市是伦敦。在砖巷的集市,有很多具有创意的商品,当然少不了让人应接不暇的各种小吃。这里的周末极其热闹,街头的艺人或乐队成员近乎疯狂地弹扫着琴弦、嘶吼式地歌唱着,无拘无束。在英国这半年我还去了英国约克,爱丁堡,伯明翰等城市,让我能更好地去了解英国的文化。同时上学期考完试我去了法国和冰岛,人们总说:“世界这么大,你应该去看看。”巴黎的浪漫和冰岛冬天极光的美是值得一辈子回忆的记忆。
出国前,我就想一定要在国外打工一次,体验一下异国的生活。正是抱着体验生活的想法,我在一家中国人开的中餐厅打工。当时的自己也很想用这种英国式的教育方法来锻炼自己,一方面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变得更有独立性,另一方面由于英国的课程安排并不是很紧,我担心自己会因此懒散,于是想通过打工让自己更有时间观念和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了解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通过这次兼职的经验,让我更加明白了劳动的可贵,父母赚钱真的不容易,我更加感恩生活,感谢父母。所以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过好每一天,不虚度生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课业虽然紧张,但是锻炼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参加了舞蹈社团,每周都会有舞蹈训练。参加社团会使你飞快的融入这个新的环境,认识新的朋友与同学。而且一般还会有些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社团,这里会让你感到很熟悉。参加这些社团的目的并不是让你玩乐,主要是为了多去锻炼锻炼,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对于学校组织的一些志愿者活动我也非常感兴趣,能够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会很有成就感。
偶尔闲暇的时候,可以去甜品店品一品下午茶。英国人对下午茶那是非常的钟爱,他们有着自己的茶文化(虽然和我们国家比,是小巫见大巫)。大多数街道上都会分布着一两家咖啡店或茶餐厅,为行人提供精致的下午茶。想想,当你劳累了一上午,抽出空单。去茶餐厅点一杯咖啡、几块蛋糕、一份三明治,去慢慢品尝下。别说,还真的另有一番风味。
总结
在英国已经半年了,在学习上,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因为英国的教育非常提倡批评性思维,所以我在思考问题时候逐渐养成了批判性的思维模式,正反看待问题。在生活上,记得有次跟爸妈视频,我爸说我家女儿长大了。在家菜都没洗过,但这半年我已经学会做一顿丰盛的饭菜。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生活,也学会了在新环境下学习。在过去的时光里感谢身边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们。同时非常感谢母校能够提供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在英国留学学习,能够开阔眼界和思维,拓展人脉,提升我们的语言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