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报名参加了IBEP的500强企业香港实习项目,很幸运我被分配到了心仪的英国保诚集团,成为小组leader并在项目结束时拿到了推荐信。原本我只是抱着体验香港企业氛围的心态来参加的,但这短短七天时间,却让我有意料之外的满满收获。

项目的七天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每天都有参访、听课,学习新的知识。这次实习其实是训练你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理财顾问,在每天的讲座和课堂上,同学们会详细学习各类理财工具、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等等,每天导师都会布置作业,需要小组成员们共同完成,而前几天的学习内容和作业都是为最后一天的final presentation做准备的。每组会有两位mentor,导师们会根据小组整体和组内各成员的表现为小组打分,最后第一名的小组会有特别的奖励,而组内表现优异的成员也有机会拿到高层推荐信或实习offer。我作为小组leader,主要是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团队的任务安排,联系mentor和带队老师等,在专业上有英国保诚为大家分配的mentor来进行指导。

图 2 项目结业证书、实习证书、高层推荐信
我所在的英国保诚集团最初是以保险为基础产品而建立起来的,现在业务涉及保险、投资、理财多方面,因此我们的课程也都是围绕保险和投资理财规划而展开的,大部分课程是由保诚公司的业务经理和理财规划师来进行讲授,他们通常是以自己做过的case为例来进行讲解,整个学习过程的氛围是很轻松、很愉快的,讲授结束后最后都会有问答环节,不论大小问题,有关金融知识或是有关生活方面,老师们都会详细地给予解答。
对于我而言,因为不是金融或相关专业的学生,我在参加项目之前完全属于金融小白,因此在最开始听课的时候有些吃力。记得实习的第一天是学习一些保险和理财的基本概念知识,我理解中的保险基本局限于人寿险、意外险这类保障型保险,因此在听到用保险来理财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对于金融的了解实在是太少,然后老师们还提到一些专业名词,如离岸资产、套期保值等,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词汇和知识,不过好在老师们把每一个概念和细节都讲解的十分清楚,我也能跟上整个的课程节奏。但在后来的提问环节,同学们问的一些更深入的问题的时候,我就一脸茫然了。
真正让我感到压力的是第二天,因为在第一天的学习结束时,带队老师问我们对于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建议,有几个组的组长都表示,大家觉得今天的课程过于简单,希望在后来加大难度。因此在第二天,mentor们带我们去了证券公司学习金融衍生产品,如期权、期货、权证、区块链等,这些概念对我这样一位没有系统学习过金融知识的同学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但令我感动的是, mentor们和小组的其他成员都非常热情和耐心,课后我们组金融专业的同学花了很多时间来一点一点帮我普及这些知识,对于我问的一些很基础的问题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也很快找到了状态。
因此,我并不认为一个非金融专业的同学来参加这样的项目会有任何的不合适,相反我认为非金融专业的同学们能在这次实习中收获更多。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帮助大家打开金融这扇大门的一个契机,在这短短的七天里会有该领域内专业的人员来手把手地教授你来大量的知识和最新的理念,并为每个人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这些都是在学校课堂上难以学习到的。同时,在香港这样一个相较于大陆更加宽松的经济环境下,大家会具有一个更开阔、更广远的视野和更灵活的理财搭配方式。所以,对于未接触过这一行业的同学来说,在一开始大家了解的就是该领域最前沿的思维方式;对于有基础的同学来说,这次学习则能够更新他们的观念,拓展他们的视野。
除了专业的金融知识以外,在这次实习中锻炼到的还有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己的胆量。因为整个实习期间,无论是完成作业、做presentation、还是参观访问等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实际上,除了学习以外的大部分实习时间,基本都用在小组讨论上。因为每天都有任务需要完成,并且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每天回到酒店之后的时间都是小组组员聚在一起来进行讨论的。我们的小组是前期信华安排好的,但leader是由组内成员自行投票选出的。leader要做的首先是团队的破冰,接着是每天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对布置的作业进行组内分工,对第二天的行程做出安排,随时与老师联系,保障小组成员每晚安全返回酒店等等,内容很细小琐碎同时又十分必要和重要。
如果让我现在站在项目已经结束的一个角度来回顾自己作为组长的整个工作过程的话,有亮点也有不足,我认为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组的亮点我认为是在作业安排的分工上。我们一共有两次presentation,可能其他小组两次上台展示的同学都只有一两个,或是有同学多次重复上台,但这一点我们组做得非常好,我们的每一位组员都上台进行了展示。因为如果只基于日常沟通,mentor们对大家的了解是很有限的,那么pre则是一次让所有人认识自己的机会,毕竟大家都希望在最后拿到小组第一名,争取拿到推荐信或offer,希望被导师们看见自己的闪光点。考虑到这一点,我将任务合理分配成不同部分,由大家自己挑选来完成。这样的方法也使得我们组异常团结,效率非常高,大家都专注于手头工作,不会出现某一些人负担很重,另一些人无所事事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小组最终取得好名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别的组眼里,我们是状态最轻松的一组。因为每天结束学习之后,在别人急忙回酒店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都会和mentor一起去香港的大街小巷逛吃逛吃,基本上都是九点多才回到宾馆,开始完成白天布置的小组作业。但与此同时我们组又常常不会熬夜熬得太晚,最终呈现的效果也非常不错。这样的高效率和轻松的氛围与我们的分工合作始终分不开关系,这也是一个小小的建议,之后参加项目的同学们也可以尝试合理的分工来提高效率噢。
说到我leader工作上的不足,有一个让我一直耿耿于怀的点,是第一天的破冰我做的有些不到位。我作为组长并没有太多花心思在第一天,因为我当时考虑的是有些同学可能需要逛逛,如果中途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见面会的话可能会给大家造成一定麻烦,于是我只是在到达当天晚上大家都回到酒店以后,将小组的成员们都集中到房间相互认识,聊了会儿天。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同一期的另一位组长就做得特别好。他组织他们组的小伙伴一起吃了晚餐,坐星天小轮去了海港城,一起在那边逛了逛。对于第一天的认识来说,他们组的这种形式明显会比我们组的方式更加有效地拉近距离、更快速地熟悉彼此。虽然后来我们组的同学们都十分活跃,彼此之间也很快没有了隔阂,但这毕竟算是我这个组织的失职。
在项目结束以后,我有认真地进行反思。不仅仅是对自己作为组长的工作,也是对自己在pre和团队时候的表现。虽然组长能够最先获得mentor的关注,但同时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组长做得好不一定加分,因为那是这个职责应该做到的,但做得不好一定会扣分,因为你的能力无法胜任这个职位,我们这一期中就有组长没有拿到最后的推荐信的例子。但组长的成长和锻炼也相对来说会更大一些,组员们可能只需要专注做好自己的工作,组长需要从大局上进行把握,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组员们之间的关系和状态,一定不能出现跟某些人关系好,冷落一些人的情况。
此外,我有很大的感受就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项目期间我们需要完成制作一个宣传片,听说有些组是每人想一个方案然后选出其中一个,而我们组是选择一起头脑风暴,想到用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剪辑出来,然后另外配音的方式,最终我们组做出来的宣传片是最与众不同,也是给导师们印象最深的一个。还有就是我们组金融专业的同学可以作为非金融专业的同学们的小老师了,组员们之间相互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理解。总之我们组将分工与合作这两项安排得非常恰当,使得我们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需要感谢的,还是我们组的两位mentor,他们都是从大陆考到港中文,毕业后直接在香港工作,因此也为我们大学毕业后的规划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指导。两位mentor都在不同方面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有一位mentor是在业务上很专业也很用心的人,尽管他每天都很忙,但总会抽出时间来陪我们吃午餐和晚餐,因为他想尽可能的多些时间来为我们解答疑惑。最感动的是,在final presentation的前一晚,因为工作量很大,而我们又有许多不专业的地方,他特意到酒店跟我们所有组员们一起熬夜想方案。但他又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写些什么内容,而是用启发性的提问来调动、发散我们的思维,最终使得我们的final pre比其他任何组都要全面和细致,获得了其他导师们的一致好评。
另外一位mentor的生活态度则让我有些感触,她强调的是work-life balance,其实这是一个很“佛系”的概念。所以当听到这一点时我很惊讶,在香港这样一个效率就是金钱的地方,她能够保持这样的心态。她跟我们分享了她之所以选择英国保诚的理财规划师这份工作的原因,她最看重的,是这份工作的自由性和可调整性。相对于其他金融行业的工作,以精算师为例,每天基本都要熬夜,用生命来获取报酬的一类工作,在精算师繁忙的时候甚至连续几个月都得熬到半夜并且还时刻处于高压状态下。mentor说虽然这样的工作能获得别他人高很多的工资,但其实他的工作时间也比别人长,因此折算下来,这类工作的时薪其实并没有比理财规划师要高出多少。
因此她愿意选择一个相对灵活的职业,在自己精力充沛的时候多劳多得,在疲倦的时候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这样一种对于生活的享受的态度,让我十分钦羡和仰慕。因为当代社会的太多人都疲于奔命,将生命最旺盛的年纪贡献给了无止尽的忙碌和获取金钱,却在老年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人生活质量最差的那几十年,希望来享受生活,实际上却是花大把的金钱在维持已经受伤的身体。我想,若是能拥有这样一种work-life balance的工作心态,生命也许会丰富更多。
我可以肯定的说,企业为我们分配的所有mentor都是高颜值又业务能力超强的精英人士,他们会十分严谨细致地给予每一位同学专业上的指导,有时候也会很亲近、有趣地跟和我们一起吃吃喝喝、开怀大笑,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和mentor有隔阂,有不懂的问题不用害羞尽管问,因为一定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在整个的学习之余,我们的实习行程中还有一些娱乐性的环节,例如玩游戏和参观访问等。就我而言,我个人特别喜欢其中一个游戏环节,叫cash flow,实际上就是一个模拟人生投资的游戏。每个人抽到身份卡后需要通过各种理财工具还清债务,并使自己富有起来,其中对于各类机遇的把握、一切的投资决策全在自己,这也是对于我们前几天学的理财理念的一种模拟实践。在游戏结束时,有人成功跳出“老鼠圈”,有人还在原来的生活状态中没有进步,大家会共同总结自己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有哪些正确的决定,又有哪些不足。这些都能给予我们未来现实生活中的投资理财以一些启示与思考。但在游戏中我们可以大胆随意地投资高风险的理财工具,毕竟不会真的破产,在现实中我们却很难说是否会有勇气做出像游戏中一样的决定,毕竟现实比游戏要复杂太多。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学会的是应当如何合理规划,应当考量哪些因素,才能使得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将投资的风险控制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图 4 参观立法会
比如香港立法会、经管局、证券公司、香港中文大学等等,期间有专业的讲解员介绍香港的金融管理、立法流程、学习教育等内容。参观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佩戴专用耳机,因此不会错过任何关键信息。如果时间合适的话,还有机会在立法会现场旁听立法讨论的哦。因此这些访问,无论是对于未来想从事金融方面的同学或是将来打算去香港学习的同学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图 5 参观香港中文大学

图 6 酒店房间图

其次,在实习之外的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也过得相当舒适惬意。必须要提的是,在香港这几天的住宿条件非常好,酒店是位于钻石山附近的一家四星级酒店,整体装修很有格调,三楼有健身房和游泳池免费开放,二楼有环境优美的餐厅,M层也有小餐吧。房间内有小冰柜,里面的水等物品每天都会补充。
每日三餐需要自行解决,酒店楼下附近有麦当劳和一些小店,可以方便地解决早餐。午餐和晚餐一般都是和小组成员与mentor一起,这个时间一定要珍惜,因为每天与mentor交流的时间有限,在吃饭时mentor会为每天的作业和小组final pre给出更多的建议和指导。

图 7 港中文的小组合照

图 8 小组和mentor吃饭
要注意的是,在实习期间,无论是去参访或是在公司学习,衣着都必须要是正装,女生需要穿戴与正装相搭配的鞋,男生需要佩戴领带,因为这是对工作和参观公司的尊重哦~
总而言之,这次实习收获满满,除了专业知识和眼界,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群有趣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在小组的合作与上台展示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懂得如何沟通协作,因此十分感谢这次机会,这是一次绝对不会后悔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