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教务群里看到了北曼谷先皇科技大学KMUTNB 2018 Leadership Camp招收营员的通知,学校派出两位同学参加,虽然参加时间恰好为结课周,意味着我可能错过实验课,错过老师的考前叮嘱,想起一年前的暑假跟朋友去的泰国一周自由行,那里的椰子榴莲、冬阴功、海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Hospitality”,从冒雨帮忙提行李的Grab司机,到跟我们拉家常的客栈房东……而且参加项目还能接触到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机会难得,也会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履历,就这样,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提交了申请,经过经一个月等待,我终于收到了的Offer,带着惊喜与激动,幸运地成为了Leadership Camp的一员。
整个过程可以用“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来概括。首先是行前准备,恰好高中同学说认识跟我一起被选排遣的Maia,于是我们迅速抱团,Maia没出过国,需要办护照,而且时间紧迫只能落地签,而刚好这些我都有经验,一边Maia保持联系,一边办理项目相关的手续、买电话卡、办签证、兑换泰铢。 说起来不到二十个字的事情,中间过程却没这么容易,比如,兑换泰铢的时候,还拉上寝室仅有的拥有中行卡的室友,因为排了近三个小时的队,还差点上课迟到。Maia的护照也是焦灼地等到出行前才办好,幸运的是,一切都算顺利地完成了,就这样,6月10号我们踏上了北曼谷之旅。
第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是,按照Service Form的通知,我们飞机并不在学校接机的时间段,但我们还是收到了学校的邮件,告知我们有人接机,并附有机场地图和学校的校徽,方便我们找到接机的小伙伴。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后,我们安全抵达廊曼机场,陪Maia办好落地签,过关后总算和ICC的老师和同学们“面基”成功,等了另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Buddy,一行人坐上minibus赶往学校。一路上,大家又说又笑,热情的泰国朋友还开始教我们一些日常泰语,还要加facebook、linefriend好友,一边掩饰内心的失落,一边我坦言,中国并不被允许使用这两个软件,朋友问我理由,一时间却答不上来,只能抱歉地回答说是需要VPN才可以用,虽然使用VPN也不合法。不得不说,我们国家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际沟通和交流也将越来越频繁,相信在全社会仁人志士的推动下,信息获取与交流渠道等问题的一定会得到解决。当然,当祖国给我们足够的信任和自由畅游国际网络,作为公民的我们,也同样应该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期待并坚信这一天的到来
虽然在KMUTNB进行的是关于领导的夏令营,而对于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是小组合作(Team work)。入营第一天,17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和30位来自KMUTNB的本地学生随机分至五个小组,在营期间的大部分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为了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的交流,老师们将国际学生分散到不同的组,也鼓励了像我这样较害羞的学生多于与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我所在的D小组有万能弟弟Winner,喜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步步惊心的Mee,喜欢创造101孟美岐的Doughnut,背超大百宝箱的Ferin,人气超高韩国欧巴Jeong ,来自二次元又酷炫Kan,很耐心很慢很甜的小双马尾Tom,小组从Team Building Game开始,在一次次小组任务中,渐渐熟知彼此,泰国的朋友们不仅是朋友,还是导游,第一天晚上我们就到离学校近10公里外的美食天堂---Night Market吃夜宵,担心时间不够,他们还提前跟宿管工作人员打好了招呼,还带我们去见识曼谷最繁华的暹罗广场,平时的午餐,东道主美食专家们则把我们带到大学侧门外的深巷里寻找本校学生最爱吃的几家店,饭后还带我们喝布丁可可、吃路边小摊的地瓜丸子......我不禁感叹,虽然来自不一样的国家,但大学生的幸福简单地而默契地一致:学校便利店里一两款最爱的零食,学校旁边不起眼却亲民美味的小吃饮料。
这次经历跟去年的旅游最大的不同莫过于接触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德国,日本,韩国,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有一直忙着期末考试略显严肃的德国姐姐,有开放风趣的印尼小哥哥,有少女风的韩国小姐姐。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穆斯林Harson和台湾的雅婷,蔚蔚和艺文。来自南非的Harson一开始就吸引了不少粉丝,不仅是因为他标志性的大胡子,还因为他活动期间表现的非常活跃,在芭提雅的Ambassador酒店,偶然注意到他在休息期间拿出一个绣着民族特色花纹的毯子,然后跪下祈祷,另一次是见他直接在我们参观的公园里的一棵树下,也发现他在毯子上闭眼祈祷,但一直没鼓起勇气开口开口跟他聊天。直到小组展示对的那天,他说喜欢我的耳环,然后求我不要问他们组很难的题目,于是我也开个玩笑做回礼,我向他们在小组提问就说:“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心喜欢我的耳环,就还是为难了一下他们,活动过后,跟Hazen聊了南非的语言,他告诉我,南非的官方语言有11种,其中包括一些部落语言,当然英语是通用语言,用于教育、政治、机构等,然后我们聊到,宗教习惯的问题,他很耐心也很详细地跟我讲开斋节---Eid al-Fitr、斋戒---fasting,复杂的穆斯林日历(开斋节根据月亮的盈亏周期计算,由于太复杂,会有政府机构公布斋戒月,期间一个月日出后到日出前不能进食,一天分五次祈祷,他们相信体验饥饿是接近神灵的方式,虔诚的教徒在成年后,每天都坚持日出前和日落后分别祈祷一次, 虽然这是一种看似理所当然的宗教习惯,但能够忍受饥饿、坚持原,则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另外,一次晚饭我也注意到他用手吃沙拉,在朋友群中很显眼,但他丝毫不会因为看似格格不入而改变自己的习惯或者感到尴尬,而是跟我们大方交谈他们南非的美食和餐桌礼仪,掩饰不住脸上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令人动容。至于台湾的三个朋友,说实话,国外的朋友都理所当然把台湾和大陆分开看待,“Where’s our Chinese students?Raise your hands!...And Taiwan girls!Show us where you are!”心理不是滋味,但也找老师理论,讨论一国两制似乎也是无礼而无谓的。至今仍然对自己的怯于交流而懊悔,还记得一次上台发言,说出希望提高的能力,我说:“自己不够勇敢,比如,我可以很大方和别的国家的开玩笑做朋友,但是对台湾的朋友,我却没能做到”,然后不知道怎么就哽咽了,哽咽着说“我爱自己的国家,我希望,YOU DO。”多么希望,台湾的三个同胞,能读懂我的呼唤。现在想起来,其实也不敢说自己多么爱国,但我清楚地知道,那时候的话虽哽咽,虽青涩,到那时真真切切发自内心的声音。到最后跟雅婷她们分别,对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对现在台湾的青年人对大陆的看法,一直没能开口跟她们讨论,我知道,这是是此次活动最大的遗憾,已经错过了,希望将来的一天,我能见证两岸作为一个团结的整体被世界所认可、尊敬。
最后,感谢KMUTNB感谢中南ICC,通过参观Banchak新能源集团、Ayudhya寺庙,学习泰国特色手工花环(Malai Sarm)的制作等活动,对泰国也更加了解,也习得了关于领导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跟其他营员及交流与互动活动中,建立了深厚的跨文化友谊,也了解了彼此国家的传统和文化。最重要的,是这期间亲身经历的一切,所思考的一切,都将成为我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最后给自己送一句Peter老师在开营仪式上说过的话:Make it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