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9日,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赴道县党员志愿服务博士团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在县人民医院和周敦颐广场开展口腔义诊、在五福小学支教、走访贫困学生、探望青塘镇敬老院老人、重走长征路、走访三名抗日老战士、“致敬青春,医路同行”主题晚会。
一、医疗服务篇
24日,大型义诊活动在周敦颐广场进行。义诊当天许多群众因为听说湘雅口腔医院的博士医生过来免费义诊,纷纷冒雨来到敦颐广场参加活动,不少群众表示希望省城的专家能够在道县多呆一阵,多来道县开展此类活动。天上虽然下着小雨,医生们的白大褂也都被雨水、汗水打湿了,但医生们的脸上仍都挂着满意的笑容。

7月28日上午,黄俊辉书记、唐瞻贵院长、谢晓莉副院长、吴世明副书记等一行六人来到道县人民医院,出席“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定点指导医院”的挂牌仪式,并签署了定点指导协议。
二、支教调研篇
24日早上,另一班人马驱车半个小时,来到了位于柑子园的五福小学。20多名师生的班车刚刚驶入学校,教室中,孩子们稚嫩的“老师好“齐声响起,为期三天的支教活动拉开序幕。
博士团的志愿者们带去的支教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汉服社的老师们身着汉服,教学生们如何制作纸汉服,老师们通过手工课上循循善诱地引导,让孩子们懂得即使是剪纸也应当用心、认真才能够完成。
英语课上,外国留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授英语。
下午课间活动中,老师们带领孩子们进行羽毛球、篮球等体育活动,还有创新游戏跳格子,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通过全员参与的课外活动,学生与老师间的陌生感很快被打消。
博士团的志愿者们关心学生,也温暖着学生们的心。
博士团为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尽他们所能,为学生带去温暖。
支教组离开五福小学前,学生们送给老师许多亲手制作的礼物。这些礼物简单却饱含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恩与不舍之情,五彩的礼物深深地打动着支教组的每一位成员,成为他们脑海中美好的回忆。
志愿者们短暂的到来,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看见外面世界的美妙。他们告诉了学生什么是梦想,什么叫远方。对于本次支教活动,志愿者们大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而于大多数支教老师而言,孩子们的淳朴、天真烂漫以及他们的真诚是最为打动老师们的。

三、温暖关爱篇
24日下午志愿者们前往清塘镇敬老院看望老人并为老人们进行口腔检查。志愿者们表示,他们对于老人短暂的陪伴,给不了老人太多的爱,但老人们教会了他们很多的人生道理,关于家,关于爱,关于温暖。

博士团的志愿者们走访了许多生活困难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希望可以通过后期的工作跟进为这些家庭提供帮助。

四、缅怀先烈篇
27日下午,博士团全体成员从周敦颐广场出发,沿着红军留下的脚印,重温长征精神。在炽热的阳光下,志愿者们怀着庄严的心情,将时间轴拉回到了三十年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们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是当代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志愿者们怀着崇敬之情,向红军战士们致敬!

沿着陈树湘烈士墓——周敦颐广场——红军墙的路线,寻访先烈足迹。

根据乡民介绍,来到了寿雁镇湘江战役豪福红军指挥部旧址。

27日,部分博士团成员走访了抗日老战士。岁月压弯了老 人们的脊背,他们的脸上,满是饱经沧桑后的印记。即使许多年过去了,战争时的情景依旧在老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些场景,或是打败日本军后战友们的庆祝之景,或是飞机、炮弹下的漫天黄沙,亦或是战友在身旁倒下之景。

让志愿者们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已是104岁高龄的周正本老人,老人的坚强、乐观让他们为之钦佩。老人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同时也担起了照看瘫痪在床的儿子的重担。生活有时是不幸的,但生活面前的我们必须要勇敢面对前方的荆棘。
五、文艺汇演篇
28日晚上,在道县人民医院篮球场上进行的“致敬青春,医路同行”主题晚会将本次实践活动推向了最高潮,当晚篮球场上座无虚席,周围还有许多群众站着观看节目。博士团志愿者和道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们用激昂的歌声、彰显青春的舞蹈和别出新意的小品为道县人民带去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表演。

29日,博士团志愿者们返程回到长沙,七天的时间很快,但这段时光已然沉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腔热血,让志愿者们在青春中奉献,在奉献中收获,在收获中领悟生活的点滴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