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下午3点,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名师名家学术论坛在新校区数理楼一楼145报告厅举行,主题为“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讲座由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向淑晃教授主持,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Vidar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石钟慈研究员主讲。
石钟慈,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攀登项目“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首席科学家。石钟慈院士长期致力于偏微分方程有限元研究,在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和应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81-1983获德国洪堡基金支持研究有限元,首次提出了非协调有限元收敛的F-E-M准则,以后对板壳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期间与冯康院士合作研究组合结构的有限元法,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后研究大规模计算的瀑布多网格法,在很宽的条件下证明了该法的收敛性。
Vidar教授,数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会会士(Fellow),现为Chalmers工业大学荣誉终身教授。Vidar教授于1973年对热传问题的差分法首次发现超收敛---成为国际上最早三种超收敛现象发现者之一,1978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其在1987年国际上率先研究积分微分方程的有限元,开辟了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新研究方向。1996年,Vidar教授在德国Springer出版专著《抛物问题的有限元法》,2006年出修订版,成为抛物问题有限元经典著作,在Google学术引用次数超过2000次。

两位院士的报告吸引了我院多位老师与众多博士生和硕士生前来聆听。Prof. Vidar的报告从热方程的有限元方法的经典理论开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方法,最后详细讲解了热方程的保正有限元方法理论,并和我们分享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到场的观众表示有所收获与启发。

石院士的报告从椭圆问题的协调有限元方法经典理论讲起,之后详细阐述了非协调有限元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石钟慈院士运用其丰富的研究经历,将复杂深奥的数学理论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场的观众表示获益匪浅。报告进行到最后的提问环节,我院几位老师就聆听报告过程中的疑惑与石院士进行了交流,石院士的详细解答使提问的老师表示获益匪浅。
此次报告让到场的老师和学生了解到数学最前沿的理论信息,拓宽了思维,对我们今后的科研和学习都有所启发。本次讲座中,老师和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纷纷表示这次讲座受益匪浅,对于以后科研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能够经常听到这样的讲座。
来源:http://math.csu.edu.cn/info/1204/3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