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切身体会中国工程建设模式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同时为了加强我校首批中铁国际班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创新中铁国际班的工程教育实践环节。11月7日,土木院留学生、港澳台学生、中铁国际班学生近50人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长沙磁浮轨道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观摩、学习与体验。

体会“一带一路”,促进文化交流
第一次见到磁浮列车,观摩团的14名留学生都表达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中铁二十三局长沙磁浮工程JTVⅠ标项目部的会议室里,观摩团观看了长沙磁浮工程介绍视频。动画模拟视频详细地介绍了轨道梁制作工艺和轨道的施工方法,以及中铁二十三局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课题—新型轨道梁研制”科研任务。
当听到企业自主创新的“磁浮轨道梁精密调位施工方法”获得了国家级工法,并且已经拥有磁浮导轨梁模板等6项磁浮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时,在场的留学生不由自主的拍手鼓掌。一位留学生表示通过实地观摩,让他切实体会到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背后所展现的中国高速铁路雄厚实力。还有一位留学生表示,中国创造的魅力太棒了,我将珍惜在中南大学的留学时光,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动对于中铁国际班学生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和外国留学生进行英语沟通的机会。参观过程中,国际班学生帮助留学生解释相关专业词汇,互动很多,可以说是在走出国门之前的实战训练。
拓展第二课堂,加深工程实践
在参观磁浮列车的车体时,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长沙中低速磁浮工程的情况。长沙中低速磁浮设计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也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最先进的技术。磁浮列车作为我国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其技术标准具有极高的挑战性和引领性。学生们对首次近距离接触磁浮列车车体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向现场的工程师们咨询了相关技术问题。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条中低速磁浮道岔梁成为了观摩团学生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现场工程师表示,该条道岔梁具有很好的强度、刚度以及很高的可靠性,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道岔运转过程中各联接部件的受力情况均达到国际标准要求。随后,观摩团陆续参观了磁浮铁路浏阳河特大桥主桥和磁浮车站榔梨站。

此次参观活动时间虽然很短暂,但长沙磁浮工程的规模和技术给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中铁国际班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工程实践学习为中铁国际班创新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也帮助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实地了解了中国的先进技术和加深了专业认识。